以西結書第四十八章

分地(四十八1-29)

將土地分給各支派,是從那片狹長之地的中間開始,自東界延伸至西界,分為王地、聖殿、聖城、和利未人之地(參閱四十五1-9)。隨 土地分配的敘述,現在開始說明,位于北部中間土地的均分。北部領土的面積,比南部稍微大一點,分給七個支派,而南部的領土卻分給五個支派。

北部的領士(1-7節),從東界至西界,分成許多狹長的地形。東西都是以土地本身的邊界相接,南北兩邊和他們鄰國的領土毗連。這些狹長的土地,乃是從北方開始,分配的情形如下︰但、亞設、拿弗他利,瑪拿西,以法蓮,流便,和猶大。但的北界,也就是整個國家北方的境界;猶大的南界,亦即貫穿中部特別狹長之地的境界。按照以西結所豫見的,與各支派從前所得為業的土地,並無多大關系。此處敘述的重點,並非各支派要得回舊有的土地,而是在那片新的土地上,每一個支派都獲得一個適當的地方。它再度強調的,乃是各支派一定會有土地,甚至在以西結出生之前,已經滅亡一百多年的北國,也不例外。在那個大複興中,屬上帝的子民,沒有一個會被忘記的;在上帝的計畫中,萬物都必各得其所。

中間狹長之地,和內部劃分的敘述(8-22節)基本上是先前在四十五章一至九節所說的同一土地的詳細說明。中央的狹長地帶有一個四方塊在其中,要在聖城、聖殿和利未人之間再分配。那個方塊兩邊的土地,向西延至地中海,東至亞拉巴,都是為王所有。所有的土地,都不能出售或『移轉』,因為在某種意義上,它們雖分配給個人,最終都是屬乎上帝的,只有在南北界,或兩側區域,是各支派所分得的土地。

指定給聖城的土地,此處所描述的,比四十五章更加詳細;那三塊狹長之地,其中有一塊面積最小,連同中間的一塊土地,為那些沒有分得土地的國民所使用,使他們與分得土地的親屬,具有同樣的感受。整個領土的中心,乃是聖城,周圍是一片狹長的空地。空地的周圍都是農田,城中的居民依照規定耕種這片土地,因此地裡的出產,可以供給居民的需要,使城自給自足,不必接受支派的『 濟』。盡管這是一種異象的敘述,但也有某種程度的寫實。在整個狹長之地的中間,有一個自給、獨立而複興的民族在經營 。

對于複興之地南部的描述(23-29節),和在本章一至七節所說北部的情形,保持平衡。土地再次被分成東西向的狹長形;北部的境界,是從中間狹長之地的南邊開始(8-22節),南部的領土向南延伸至納吉,為整個國家南部的邊界(四十七13-23)。狹長之地的北部,分配的情形如下︰便雅憫、西緬、以薩迦、西布倫和迦得。在南部地區有五個支派,與北部的七個支派相區別,可能是因為南部的土地面積較小,不像北部那樣富庶。正如前面一樣,往日屬于這兩個王國,即以色列和猶大的土地,在這個異象的敘述中,好象所有的土地都屬于猶大。

上帝的城(四十八30-35)

以西結書以關于上帝的城作為結束。這是一個完美的城,城的四圍上面有牆,長度相同(四千五百肘);在每一邊牆上,都安設三個門,每一個門代表以色列的一個支派,所有的門都可以隨意接近,各支派的人都可以入城。這裡所說的支派的觀念,與前面分地時所說的,有些不同。后者當他們分配土地時,利未(祭司的支派)並不算是一個支派,而兩個半支派以法蓮和瑪拿西,分別列入,藉以保持十二支派分地的數目。但是在這一段經文裡面,卻強調每一個選民, 是原來完整的各支派所用的那一張表,也即以約瑟代替以法蓮和瑪拿西的那張表上的選民,都可以入城。沒有一個人會被拒絕,不準接近上帝的城。

在即將結束的這幾節經文裡面,最顯著的一個特色,就是發現這個城,有一個新的名字,稱為耶和華的所在。此城所以知名,並非由于建造精美,或設計勻稱,只因以色列的上帝與城同在。比城牆尺寸和城門安設更重要的,乃是上帝的同在,使這個城成為神聖。

就整體來說,本書結束的幾節經文顯示,這位先知的異象和事工非常完整。但從某一角度觀察,這是一部悲哀的作品;本書是從以西結被擄開始,他和他所熱愛的故國隔絕將近廿五年之后;在本書結束時,這位先知依然過 被擄的生活。盡管他已看見異象,可是他的命運卻一直都是一樣︰他的生活環境,始終沒有離開外國巴比倫的土地。然而我們察覺,這位先知的異象,是如何超越了他實際的生活經驗。他服事工作的開始和結束,都是在被擄時期,但他卻從荒涼中得到指望。在他看見那個完美的異象,即四方之城以后,他和同伴所住那些粗陋的茅屋,已經完全褪色。然而信心超越經驗,他渴望實際的歸回故國,被一種複興之地的異象所取代。在那個地方,最重要的是『耶和華的所在』(35節)。

當我們放下以西結書的時候,可能不會有任何精通各種奧秘、並已解決各種問題的感覺。然而這卷先知書的最后幾節經文,對于其整體的意義,卻提供一個線索。我們放下這卷書時,必然記得一個人,他所住的那個世界,似乎已為上帝所離棄。然而,這是他的異象︰他看見一個新的世界,上帝在它的中心;世事不能如在異象中所見的那樣鼓勵他超越當時消極的和空虛的經驗,並緊緊抓住那個更美好的世界。他不是一位幻想家,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被現實所喚醒。的確,他比大多數的人更加了解那個時代的驚恐和劇痛。但是由于他認識上帝,他可以看見遠處,並且渴望世界有一個前途,那時所有的人都可以了解,上帝親密同在的真實性。如果我們能與這位非凡的先知分享這個異象,即使只有一部分,那么,當我們放下這卷書時,就有永久的得 。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