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書第卅三章

守望的比喻(Ⅰ)(卅三1-20)

三十三章不只是以西結書一個新段落的開始,而且也是他從事先知工作進入一個新階段。前面幾章(廿五至卅二章)的內容,是攻擊外邦豫言的集萃;從文學的角度觀察,在以西結妻子的死亡(廿四15-27),與耶路撒冷傾覆的消息之間,形成一種不自然的缺口。后一事件在卅三章記述,但是我們首先要介紹這個守望者的比喻和解釋。一般人可能希望本章,以廿一至廿二節所敘述的事情開始,就是那個人帶 耶路撒冷傾覆的消息逃到被擄之地以后;由于妻子死亡而一直靜默不語的以西結,這時才恢複他傳講的能力。這一個新的段落,用此比喻開始,當然很合適。雖然他必須在悲哀的消息之后宣告它;這件事情是以西結使命更新的標志,今后在他事奉的工作上,將有一個新的方向。

我們對守望者的觀念已經熟悉;簡單的說,它描述以西結起初的使命,正如在三章十六至廿一節所記載的。此處作更詳細的陳述,使先前的隱喻,發展為完全的比喻,作為這位先知使命更新的標志。由于他從前的工作,一直都是集中在選民過去和當時的歷史,這位先知特別強調耶路撒冷的傾覆,就未來而論,乃是一個新的開始。但在此處所介紹的比喻,與先前所說這位先知作守望者,兩者之間有許多不同。按照三章十六至廿一節所記,上帝對以西結說,他已被指派,作一個守望者,可是那個職務並未公開宣告。如今,在這一段要研討的經文裡面,這個守望的比喻和解釋,乃是先知特別向他本國的百姓所說的(2節)。這位先知的任務,是作一個守望者,而百姓的責任,就是對于那個守望者的警告,作出回應,這兩件事情都說得非常清楚。

這個比喻引用百姓已熟悉的知識,並完全根據當時所發生的事情,特別是根據聖城的傾覆這件事。任何人必然重視城邑;城內的本身是一個軍事堡壘,提供保護,而且防備侵略。但是國家的百姓,不僅要在城內工作,而且須往周圍的鄉間去。在軍事危機的時期,便指派一個守望者,他要在城牆上設立一個有利的位置,長期注視 敵人的動態。如果敵人出現,守望的人必須大聲吹起警戒的號角,喚起他的百姓,危險即將接近。在面臨這種軍事危機的時候,這個比喻又詳細說明各種不同的責任。守望的責任乃是注視和警戒;這等職務執行之后,他的工作便算完成。國民的責任,乃是聽從和回應;當國民聽見警戒號聲吹起的時候,他們必須在城牆上,尋找一個安全的位置。

守望的比喻(Ⅱ)(卅三1-20)(續)

比喻的解釋乃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7-9節),已經清楚証實以西結是以色列家的守望者。仇敵被識別為『罪惡的軍隊』,他們企圖毀滅以色列人。這位先知必須守望罪惡的入侵,並將罪惡所帶來的災禍警戒百姓。百姓的責任乃是注意守望者的警戒,並逃離罪惡,奔往良善的堡壘。守望的和百姓,都有清楚指定的職務和責任,但是彼此必須互相協助。

解釋的第二部分(10-20節),與比喻並無直接的關系;它乃是處理反對這個比喻的異議。第一個異議是,百姓過去的罪惡是那么沉重,以致使他們無可逃避,絕對不能存活。但這位先知宣告說,事實並非如此。上帝並不對過去積聚的罪惡采取行動,甚至也不依照過去所積聚的良善而施行報應;最關鍵的,乃是現在的態度與行為、和將來的托付。這樣一來,長久作惡的人,並不是毫無盼望;如果他愿意離棄罪惡,從善如流,改正過去錯誤的行為,必能得到救恩和生命。侵入為善的人,也未必毫無危險。他若轉離善行,去作惡事,必然招致審判和災禍。但是這種觀點,引起許多人的反對︰假如這就是上帝處理人類問題的態度,豈不是不公平嗎?同樣的,假如一個人終身作惡,最后悔改從善,他所犯的一切罪都被赦免,這公正嗎?相反的情形照樣也是不公平︰就是一個終身為善的人,只因一點差錯,就將往日一切的善行,完全抵銷掉?這位先知暗示,事實並非如此。

在整個的一段經文裡面,神學方面的含意非常豐富;但這種道理並不新的,而是根據本書先前的說法,從不同的觀點加以介紹。

(一)個人與團體的責任︰這個比喻說明雙方的責任范圍。守望者所負的,是一種個人的責任,向上帝和他本國的同胞負責,忠實執行他的職務。如果他已警告危險,他已盡職;假使他沒有發出警戒,他必須對一切可怕的后果負責。他只能對沒有發出警告負責;但他不能對百姓不作回應負責。因此,守望者單獨執行他的職務,他必須獨自對他的忠心負責。延伸超出個人之外的責任,整個的團體都包括在內。他只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那等行為,相繼影響廣大的眾民。

在比喻中所提出的責任的原則,實際上超出作先知的職責,而對平信徒和聖職人員都適用。一個人只能對自己的行為和責任的履行向上帝負責。但是因那等責任必將影響別人的生命,個人的責任總有一種團體的特性,因此,使責任成為如此可怕;一個人的立穩或跌倒是一件事,但別人知道他的立穩或失敗卻是另一回事。聖工總是一種為別人服務的形式;假如我們不愿對別人負責,我們就不能為他們作甚么事情。然而在這個比喻裡面,我們開始領悟,聖工不只是一種榮譽而且也是一種冒險的事業;這種工作容易招致失敗、失望、失去愛心,和警戒不被聽取等的危險。沒有任何選擇的余地,不愿對別人負責的生活,決不是完全的生活。盡管在以西結的生活中,充滿悲哀和痛苦,卻是一個完全人的生活。

(二)公義與赦免︰許多人都有這種意見,以西結認為上帝對人類的作為,並不是依照公平的特性。主張這種說法的人,他們並不了解神人之間的關系,和赦免的本質。

從表面上看來,公平可能表示,上帝應該嚴格的依照我們的行為,來對待我們。一個人正常的良善,一時不良的過失,不該抵銷一切的誠實和良善,反過來也是一樣。對于這種不公平的問題,正如幾世紀以后使徒保羅有力宣講的,實際上,沒有甚么人是完全良善的(羅三9-20)。如果一位完全聖潔的上帝,建立良善的標準,然后依照公義的觀點衡量人類,那么,沒有一個人能經得起考驗。其錯誤在于把與上帝之間的關系變為一種僵硬的觀念。這位先知關心他本國的百姓,應該如何維持與上帝之間的關系;信心的生活決不能降低成為善惡行為的平衡。與上帝同在的生活,乃是一種活潑的過程;根據上帝的觀點看,只有藉 罪惡的赦免,才可以達成;只有由于人的合作,才可以繼續維持那種關系。從人的角度來看,我們必須藉 悔改,繼續向上帝求助,並且接受 的赦免。因此,憑 立約的關系而得的生命,才可以使關系繼續。

這位先知並不認為上帝的作為不公;他大聲宣告說,如果只以公義作為建立關系的標準,那就沒有甚么盼望了。固定公義的原則,必須用慈愛和赦免的奧秘加以緩和,惟有如此,才可以繼續與上帝同在。從基督教神學的觀點來說,公義、慈愛和赦免,都是藉 基督的死,和從死裡複活表現出來的,如此才可以繼續過 與上帝同在的生活。

耶路撒冷的傾覆(卅三21-33)

經過一段長期的緘默之后,當耶路撒冷傾覆的消息,帶給那些被擄之人時,以西結終于恢複傳講的能力。廿一節所說的『十二年』,可能應修正為『十一年』(因為在古代希伯來文原稿中,有若干証據顯示),所以這件事情,是在主前五八七或五八六年冬季發生的;在耶路撒冷傾覆之后,大約有半年的時間。以西結在他的妻子死亡時,他曾宣告說,當一個逃脫的人,帶 聖城傾覆的消息到達的時候,他必恢複傳講的能力(參廿四25-27)。

有人常常認為,在國家遭遇極大的危機時,最后百姓就可以恢複他們的知覺,並且了解實際的情形,但是按照這兩部分的豫言顯示,事實並不是這樣,先知以西結運用他新近恢複的傳道能力,首先向那些仍然停留在應許之地的人(23-29節),大聲疾呼,然后他又向那些被擄的朋友,繼續傳揚上帝的諭旨。

那些存留在以色列地的人,不顧耶路撒冷的瓦解,和國家在戰爭中的失敗,仍然是完全的盲目無知去曲解古代的信仰,最后造成國家的滅亡。他們不愿悔改,設法恢複他們的信仰,反而忙 搶占土地。有許多往日的地主已經被殺,也有不少人被擄往國外;那些留下的國民,實在太悲慘了,征服者看不起他們,在淪亡期間,他們卻尋求財富。正如在我們從自己所處的這個世紀裡,曾看見過好幾次,戰后混亂的時期,有人得到很大的利益;人類的土狼和飛鷹,從人類悲慘的災難中獲得財富。但是以色列家存留的人,不但為自己取得土地,而且以無恥偽善的態度,用宗教的措辭,來為他們的行為辯護。如果亞伯拉罕一個人應得這地,當然,我們在災難之后,還有這么多人存留,我們豈不是有更大的權利,能得到這地嗎?(24節)

這位先知宣告說,這種妄想完全錯誤。亞伯拉罕是義人,但是那些災后存留強占的人,乃是不義、暴力和殘忍之人的化身,缺乏道德和信仰。所以此處所提出的,乃是一幅不同尋常的圖畫,這位先知仍然宣告將有審判臨到應許之地的居民,從周圍所發生的重大事件中,他們根本沒有得到任何教訓。因此上帝的審判,還要臨到那些災后余生的少數人身上。

豫言的第二部分,仍是向那些被擄之人傳講的。從表面上看來,情形相當可喜。這位先知已經得到一點聲譽,因為他所豫告的,都非常精確的應驗了,因此,有許多人愿意聽他的講道(30節)。一位先知可能厭惡長期的不受重視,如果他要成為一個廣受歡迎的人物,他必須格外謹慎。有許多人聚集在一起,要聽以西結的教導,正如一大 人聚集在一起,要聽一個熱門人物,高唱愛情的雅歌一般(32節)。但是也正如那些聽愛情歌曲的人一樣,並不實際的去表示愛心,所以那些聽先知以西結講道的人,並不依照他的話去行。這位不出名的先知,開始廣為人知,但是他所傳的道理,並不能滲入那些百姓遲鈍的耳中,所以,雖有聲望,仍像沒有聲望時一樣。

先知在危機關頭用語言所繪製的這幅圖畫,在人類的歷史上,真是黯淡的一頁。耶路撒冷城和聖殿,已經變為廢墟;希伯來人的信仰得以存留,希望並不太大。不管先知如何傳講,歷史上未見的災難,將作為上帝的審判臨到。那些在應許之地存留的人,好象沒有甚么事情發生一樣,高舉古老的信仰,為他們新的處境辯護。那些被擄之人,對于這位先知所傳的道理,發生新的興趣,然而他所說的話,只是當作娛樂,不能激起人的行動。事后看來,我們對于那些百姓的繼續麻木不仁、和盲目無知,可能會感覺驚異,但是我們自己的洞察力,也受到面對當代類似的危機而造成的盲目無知所傷害。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