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書第廿三章

二城的故事(廿三1-21)

整個的廿三章,就是討論阿荷拉和阿荷利巴的身世,和各種不同層次的解釋。從表面上看來,這是兩個姐妹的故事,放蕩的淫行和最后的失敗,是她們生活的特征。然而這個故事,只是用作比喻,實際是兩個城的故事,和她們在世界歷史的命運。一個姐妹的名字叫阿荷拉,代表撒瑪利亞,是北國以色列的京城;另外一個姐妹,是阿荷利巴,代表猶大國的京城,那就是耶路撒冷。

這兩個城乃是在國際上可怕和不忠的例証。可是對于很多人來說,國際關系是非常重大的事情,與日常生活的距離似乎是那么遙遠,恐怖無法看出。所以這個故事是當作一個比喻來傳講︰表示道德非常卑下,任何人聽了之后都很容易了解,也很容易引起痛恨。

由于這個故事的目的完全是消極性的,那就是要向這兩個城宣告審判;其說法非常率直,並無任何魅力或吸引人之處。這個故事並沒有第十六章那個比喻所說的美貌和悲哀。這個故事的目的,只是傳達定罪的許多事實,非常直接,且強而有力。利用恐怖和率直的比喻,使故事的力量表達得更為直接,比不用比喻更有強製性。

這個故事完全沒有照亮陰暗的前程之光。故事的開始是兩位姐妹住在埃及地;由于她們年輕,她們的生活方式非常放蕩,開始過妓女的生活。但不管她們卑賤的情形,上帝卻接納他們(在諷喻的措詞中)為妻子︰『她們都歸于我』(4節)。這個家庭遷至另外一個國家,脫離年輕時所交的一些罪惡朋友。但是這兩個姐妹的生活,在年輕時已經定型;她們在新的家庭裡,仍是繼續的自暴自棄,正如她們年輕時所行的一樣。阿荷拉(撒瑪利亞)繼續接待她所愛的人,並且對她的丈夫不忠。她喜愛亞述年輕的戰士,對他們貢獻她的熱情。直等到最后,她的丈夫完全失望,並將她交在亞述人手中。只有那個時候,她才發現那些所謂『愛人』真正的暴行;他們殺她,在死了以后,她『留下臭名』(10節),表示她的那種放蕩的生活已經告訴那個年輕人,並警告他們最后的結局(主前七二二年,撒瑪利亞落入亞述人手中)。

阿荷利巴的情形更壞,一無是處;她對于阿荷拉的命運完全了解,卻繼續照樣行。有時亞述人得到她的喜愛;有時她那種反複不定的感情,轉向巴比倫人。直等到她的淫行漫無約束時,她的丈夫才因厭惡而轉離她(18節)。甚至那樣作法,也不能使她停止她自少年就開始的淫蕩生活方式。

這個故事尚未完結,但是其中的主題已經浮現出來︰

(甲)猶大的歷史實在是可怕,完全冒犯上帝。毫無疑問,那些被擄的人,和他們住在耶路撒冷的親人,自以為他們的經歷還不太壞;當然,過去曾有多次的失敗,但是仍有改變的盼望。然而在比喻中所說的話,使人的視線擴大。阿荷利巴從少年時代開始,一直到成年時期,都是一個罪犯;現在已經太遲了,無法再期待她改變。所以耶路撒冷也是一個永久的罪犯,那種罪惡的生活方式,已成為她永久而基本的特點。長年累月養成的罪惡習慣,終于成為她個性中的素質,耶路撒冷的情形就是如此。

(乙)在這個故事中所描述的兩位姐妹,事實上所顯現的,乃是毫無盼望的感覺,她們都是同樣的被上帝所撇棄,但是其中有一位(在講述故事的時期)早就死亡。因為在以西結所處的那個時代,對于大多數的以色列人來說,撒瑪利亞只是一種記憶而已;過去它曾經是一個國家的京城。這個故事中的撒瑪利亞與她的妹妹耶路撒冷互相關聯,因此其中之一的命運,很早以前既已成事實,最后也必成為另外一個的命運。這個故事的效果將是講論耶路撒冷驕傲的居民,不論是住在國內,或是被擄往國外,他們都將被藐視,好象從前橫跨在他們北方的那個城市。他們漸漸的察覺,同樣的命運將要臨到他們頭上,那些輕視別人的人,也必被別人輕視。

(丙)這個故事所用的方法,乃是藉 震驚使人領悟。這是一個浪漫的故事,用一種粗俗的方式講述。當第一次講述的時候,必使人眉毛倒豎,而且感覺憤怒,正如今日講述時的情形一樣。然而有許多人的意志是那么堅強,只有藉 驚恐的方式去接觸,才可以破碎那種剛硬的外殼。『如果你認為這個故事粗俗,』這位先知說,『對于你生活中的故事,你想上帝的反應又當如何呢?』

現代人來研究古時的故事,最重要者,是我們必須讓故事的沖力,深入我們的心底。假如我們用一種文雅的方式,迅速閱讀,隨便瀏覽,我們就無法了解這個慘痛的故事。因為其中所說一切低級的行為,都可以作為我們每一個人生活中的一種借鏡。

淫婦的命運(廿三22-35)

這個故事的第一部分,是描述姐姐的命運(10節),但沒有妹妹的。在這一段經文裡面,才說明妹妹的命運,當這個故事繼續發展下去的時候,比喻的面紗漸漸揭開;敘事的內容是那個城,而不是那個妹妹。阿荷利巴或耶路撒冷的命運,是用四次神聖的宣告的,每一次都說,『主耶和華如此說』(22,28,32,35節)。這四次所說,一般的內容並無多大差異;最后的目的乃是為結束上帝的審判,有些地方重複,也有一些地方是用不同或更有力的態度,說明同樣的事情。

阿荷利巴遭受審判的本質,就是她先愛而后又疏遠的人重新回到她那裡去。但現在他們不是來尋求她的愛;他們所想是對從前所愛的人施加暴力。從前阿荷利巴迷戀那些身著軍服的人,為她東方的愛人而妝飾,必要痛苦地獲悉,他們的確是兵士,帶 置人于死的工具。從前夜間的愛人,將變為在白日殺戮她的兒女者。他們損害她的身體,割去她的耳朵和鼻子(依照米索不達米亞人的律法規定,后者是對奸淫罪的刑罰),她的衣服和珍寶必被剝去,最后她淫亂的生活就止息了。

對于妹妹的譴責,在卅二至卅四節裡面,有更明顯的表示。這是用哀歌的形式寫的,可能是當時流行的歌曲;它是先知以西結為達到自己的目的,加以改寫,使審判在表達上更為有力。阿荷利巴必喝干她姐姐所喝同樣的杯;就是『驚駭淒涼的杯』(33節),象征一個可怕的結局現在已經近了。

在這個比喻裡,現在只是作表面的敘述,耶路撒冷的政治歷史非常清楚(耶路撒冷在此處是代表猶大和全體選民)。與上帝所立的約,要求百姓完全忠貞,但他們並沒有誠實的去履行,同時又與外國或異教國家立約,正如在故事中所說。依照婚約的規定,那個妹妹一直都是不忠,照樣猶大對于國家所訂立的約,也是一向不誠實。正如那個妹妹被從前的愛人損害,所以猶大也必被從前的盟邦審判,就是那個在他們對上帝不忠的歷史上,百姓去求助的那些人。這個比喻的力量,乃在事實的真相,希伯來文通常譯為『約』的這個字,可以用來形容︰(甲)婚姻;(乙)政治聯盟;(丙)上帝與以色列人的立約關系。對于這一類的約(依照希伯來人律法),其本質都在于忠實。在這位先知所敘述的悲劇裡,實際上,在每一節經文裡面,都有一再不忠的行為。

盡管那兩個姐妹的故事是那么淒慘,卻有兩個正面的信息出現。

(一)一切罪惡的根源(城和那個妹妹)都是不忠。各種的約都需要雙方忠實。十誡中的第一條,特別向以色列人說明基本的要求,那就是對真理的上帝的忠實。與上帝建立關系的第一個條件若失敗,其他的事情當然也趨于崩潰。因此我們從這個悲慘的故事中,學到一個困難的功課,在忠心方面的失敗,就是人生的失敗。這在婚姻並與他人立約關系上,最終在各個人與上帝所立的約上,都是同樣真實。

(二)然而在這個關于以色列人的失敗污穢的敘述裡,卻有更深一層的診斷。各種不忠的行為,最后必招致災禍。但在不忠的背后,存在 健忘;『你忘記我』(35節)。一種健康的記憶力,乃是健全立約關系的重要部分(申八11-20),由于忘記上帝過去的慈悲,以色列人在趨向災禍的路上,急促前進。

以色列人所缺少的這兩種特質,在任何階層人的生活中都是必要的。忠誠是需要的,而健忘將促使墮落。一種健康的記憶力和健全的信心,彼此互相支助,可以使人過一種正常、和故事中所描述的那兩個姐妹完全不同的生活。

兩個姐 的下場(廿三36-49)

在這一段經文裡面,這個比喻已接近尾聲,有一些前面故事的內容被重述,並介紹若干新的內容。這兩個姐妹的罪惡概括起來。她們犯下淫亂的罪,崇拜偶像,獻兒女為祭,玷污上帝的聖所,干犯安息日,醉酒放蕩,得罪上帝。從這幾節經文中所用的措辭,可以看出這個比喻比以前更加清楚。從表面來看,兩個姐妹淫亂的行為,是二城政治行為失敗的比喻。但事實的真相漸漸清楚,二城實際的墮落,牽涉到實際上淫亂的行為,有一部分是受外國和異教影響所造成的一種后果。那兩個城內的淫亂行為,強有力的說明了這個比喻的適切性。

這二城和兩個姐妹的行為,構成了審判,所以上帝就召聚人來施行審判(46節)。仇敵的大軍來毀滅她們,因此終于結束了她們淫亂的生活與行為。她們要被人用石頭打死,如同淫婦一樣;她們的兒女要被處死,同時房屋要被焚燒,她們中間所有存活的人,在最后潔淨罪惡的時候,也必被毀滅。

在以西結為這個比喻作結論時,只出現一個正面簡短的說明︰『叫一切婦人都受警戒,不效法你們的淫行』(48節)。根據這個比喻所作的說明,所有的國家都可以看到,這二城和她們的國家都已招致可怕的后果,這就是她們在歷史上長期不忠的歸結。對于那些被擄的耶路撒冷百姓來說,存 這種想法,得不到多大安慰。然而,如果他們或是他們的兒女夠幸運,活到被擄的生活結束之后,重新回到耶路撒冷過城市的生活的話,這是他們應該學習的一門功課。惟獨有信心的人,才有前途。假如是過被擄生活,他們一定盼望將來有一天,再度歸回他們的本城和故土,首先,他們必須重新學習每日都要向上帝盡忠的課程。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