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卅12】「你要按以色列人被數的,計算總數,你數的時候,他們各人要為自己的生命把贖價奉給耶和華,免得數的時候在他們中間有災殃。」
每一次,一個人的生命在神面前一被記念,若沒有贖罪祭,他就要受災殃。大衛打發約押數點以色列人,神所以不喜悅,並降瘟疫與以色列人,就是這個緣故(代廿一)。沒有血的人,是立刻要手審判的。── 倪柝聲
【出卅13】「凡過去歸那些被數之人的,每人要按聖所的平,拿銀子半舍客勒;這半舍客勒是奉給耶和華的禮物(一舍客勒是二十季拉)。」
出埃及記是講生命的價銀,每人出銀子半舍客勒,這是救恩。每人都得有神的兒子,才能救他的生命。在罪人得救的地位上,我們在神面前是有同等價值的。『半舍客勒』與路十35的二錢銀子相等。這二錢銀子,主耶穌已經替我們付清了。這二錢銀子,夠我們從住客店(在世寄居),直到我們的救主再來。── 倪柝聲
【出卅14】「凡過去歸那些被數的人,從二十歲以外的,要將這禮物奉給耶和華。」
『二十歲』是人能為自己負責之年。這裡的教訓是凡能為自己負責的,就得有神的兒子。不過以色列人是按肉體的年歲算;在救恩的時代,負自己責任的年代,無人能知,也許有人在七、八歲時,就已達此負責之年了。── 倪柝聲
【出卅15】「他們為贖生命將禮物奉給耶和華,富足的不可多出,貧窮的也不可少出,各人要出半舍客勒。」
「富足的不可多出,貧窮的也不可少出;各人要出半舍客勒。」這裡的半舍客勒銀子,乃是救贖的象征。富有的和貧窮的,完全是站在同一救贖的根基上。人的富有或缺乏,既不能使他得以親近神,也不致使他被剝奪不能親近神。人得以親近神,全然是由于神所預備的救贖。這贖命銀象征一個事實︰這蒙神恩救贖的人,今后全然屬于神。 摩根《話中之光》
因為是用寶血作代價,所以無貧富之別。貧富,可比人的行為。行為不好的,不能使自己得救;行為好的,也不能使自己得救。都得出半舍客勒。主所成功的救恩,人不能加上甚么,也不能減少甚么。人都必須靠寶血得救。血所以稱為寶血,是因『寶』,才有價值(彼前一19)。寶血是一個重價﹗── 倪柝聲
【出卅32】「不可倒在別人的身上,也不可按這調和之法做與此相似的。這膏油是聖的,你們也要以為聖。」
『聖膏油不可倒在人的肉體上面』(原文直譯)。我們基督的生命和經歷都不是從我們自己起首的,都是從『新創造』起首的。我們所以在永遠之子裡為神的兒女,和神有了關系,都是根據于神自己住在我們的靈裡,根據于主耶穌複活所成就的新創造,神就是住在這新的裡面。── 倪柝聲
【出卅37】「你們不可按這調和之法為自己做香;要以這香為聖,歸耶和華。」
這香不是為肉體的,乃是為神的純全旨意的;如果為肉體來用這香,就要被審判的火燒死。因為這香是代表神自己,實行神的旨意。── 倪柝聲
【焚香爐】(1~10,22~38)聖經每以焚香爐喻聖徒之祈禱,實甚 合,有如聖殿所焚之香︰
一、乃甄別為聖
二、其味馨香
三、其氣上升
四、焚于金爐內
五、由祭壇所取之火而焚之,蓋真祈禱之熱忱乃十架而來
六、宜焚于神前
七、須搗為細粉,祈禱之事,祈禱之言,皆宜先于心靈中成為細粉
八、逐日晨夕焚之
九、不可以為俗事俗物而用之
十、永無間斷。── 賈玉銘《五十二靈程講題》
我們在較早的時候,看到廿五章論會幕用具,並未提及香壇。這種省略沒有特殊意義,在廿七章論會幕的院子,省略了浴盆便已表明(16-21節)。
希伯來書九章四節把香壇列入至聖所內。象征性地這樣作是可行的,因為香象征百姓的禱告上達住在他們中間的上帝的寶座(啟五8)。但就實際而論,它必須放在那隔開至聖所的帘子以外,因為大祭司只在贖罪日進去。關于香的定例見卅四至卅八節。
香在新約中消失了,只留下象征性的意義,因為我們的禱告藉 耶穌基督已確保必然得蒙垂聽。
相信親近上帝必須用一種特殊的神性的語言固然危險,但以為用市儈俚俗之語言也可以,或許更為危險。我們對于至高者的反應當是盡我們之最好。顯然的,為真正的需要而發出的呼聲,應當以最自然的話語表達。雖或別人無意中聽到,會以為失敬,上帝卻不以為如此。
認為調查人口隱藏 危險,這觀念以前流行很廣,現在仍然如此,參看撒母耳記下廿四章。雖然這在舊約清楚反映出來,卻從未有過解釋。大抵它與背后的動機有關,而這動機通常是為了軍役。雖然今天沒有人對調查人口作強烈的反對,可是調查人口是否恰當卻是問題。民數記一章的調查人口清單清楚說明是關于那些能作戰的人,而在民數記廿六章二節又重複一次。戰爭,甚至是聖戰,也必然引致死亡,于是那些被核數過的人要付出贖價(kopher),這字用于殺人(非謀殺)者所受的懲罰。第十二節所提及的災殃可能是指打敗仗。人頭稅的額定數是由于涉及殺人,所以與殺人罪是一樣的,不論那人收入多少,社會地位如何。
雖然舊約記載很多戰爭,但戰爭並未受到贊許,而是相反的;參看歷代志上廿八章三節。大抵銀子用于製卯,而卯則用于使會幕的板固定(廿六19)
在尼希米(尼十32)以后的一段時期,那半舍客勒成了所有猶太人每年必須繳納的稅;參看馬太福音十七章廿四節。主后七十年聖殿被毀之后,羅馬人把它作為特別稅,用Fiscus Judaicus的名義繼續征收。所不同的是這稅繳給古羅馬的神廟(Jupiter Capitolinus)。
約翰福音十三章十節對于這律例有所追憶。洗濯盆主要並非為沐浴之用,而是給那些在會幕事奉的人洗淨他們的赤足與污手。用污穢的手足事奉便是玷辱上帝的威嚴,這人便當受死。這應當作為今天蒙召事奉上帝的人一個鄭重的警告。自覺有未蒙赦免的罪,而去代表 ,便冒 大危險。
以色列人在曠野,怎么能製造這樣的一種油,其中的成分有些竟是來自遠方的呢?這是一個合理的問題。埃及人為死人搽香油的風俗,引致這樣的香草普遍入口貿易,所以它們可以在以色列人離開時作為有價值的財寶獲取。這種香料和 欖油混合起來則製成一種芬芳的液體了。
有時,當剃胡子后用擦面劑之類的東西,因其香氣遠超過其效用,我們立即感到其香氣的確是吸引人的。在路加福音七章卅七至卅八節及馬可福音十四章三至六節中所記的事跡,可從這段經文深得其意義。
在古代世界中香的使用是廣泛的,包括迦南地,考古學家在迦南發現了一些古香壇。瑪拉基書一章十一節把香的使用作用表彰耶威的神性。詩篇一四一篇二節視之為祈禱的象征;參看啟示錄八章三至四節。雖然今天有些人不喜歡它,另外一些人卻覺得它對感官具刺激作用。但在以色列人它部分用于遮掩上帝的榮耀(見利十六12-13)。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