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開頭的一節,是著名而被人引用極多的一節,尤其是在標準修訂本以及初期英譯本中出現的形式。它通常被了解為懇請人要慈悲或慷慨,甚至這樣的慷慨不見得會有預期的收獲。不論如何要慷慨︰你決不能斷定,也許『日久』,在將來某個時候你會得 報答。但這並不是邀請你慷慨好叫你可以得到報償。那是有背于真正慷慨的精神的。像是寧可計算一片片面包稱一稱、看看是否應該把一片送給人,好過把你的面包撒在水面。當你慷慨時,你並不期望報答,但它往往以預料不到的方式臨到你。那些慷慨的人過 為別人而舍己的生活,他們發現處于困窮時,還有一大 朋友。那些自私的人,沒有體恤別人的心,終于發現他們可以擁有很多這世界的財貨,而無真正的朋友。請閱讀狄更斯(Dickens)所寫的小說聖誕頌歌(Christmas Carol),敘述嗇刻漢史克祿奇(Scrooge)先生,從『好榨取、剝削,為利不惜歪曲、攫取,貪婪而又貪心的老世故的罪人』,變成『心中歡笑』的人。那是他愿意把糧食撒在水面、並『分給七人,或分給八人』之際,就是說,發生于分給許多人的時候。
大多數其他現代英譯本對這一節有頗為不同的看法。新英文譯本作『當將你的谷物送到海外,到了時候你會得到報答。當把你的商品分配給七個、也許八個商業冒險中,由于你不知地上可能發生甚么災禍』(請比較現代英文譯本的譯法)。你若經商或貿易,你必須準備冒風險。做出口或會全軍覆沒。然而你若智慧,你會把風險分散︰你不會孤注一擲。你決不知道何時或何處惡運臨頭。也許第一節我們是在討論與我們所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相似的諺語。這也適用于商界,但它也可能與我們的生活更加息息相關。
第三、第四節,使我們聯想到人生中有些事情完全在我們控製之外。我們對它們無能為力。烏雲蔽空。即使我們要去沙灘野餐希望天氣好,並如此祈求,雨眼看就要下了。一棵大樹開始倒下來。告訴它你喜歡它倒在反方向的地方,那是沒用的。它要倒下的所在早已決定。我們與事實妥協才是明智的。人生有些事情我們無法加以控製。耗費時間巴望可能發生別種情況、或說那些事情若是不同就好了,那是沒用的。有人引述一位婦人的話︰『我接受世間一切,』喀萊爾(Thomas Carlyle蘇格蘭散文家兼歷史學家。編者注。)的回應是給迦得的回答,『迦得,她的見解更佳﹗』我們無法選擇生在哪一國或哪一家。我們無法決定活到甚么歲數──除非我們決定自殺那又不同。我們無法改變我們的膚色或我們的智商。我們無法停止時間,或阻止歲月不迅速飛逝。這些事情不由我們選擇。
有別的事情是我們能作而且必須作的。有些決定是我們日複日要采取的。我們經常找借口把所知道今天應做的事延期到明天,又往往發現明天也沒有做。因此Koheleth說,我們像農夫往外望,決定不在那塊田撒種,因為風向不對,或看天空中的雲,斷定天氣不夠穩定讓他收割。因此我們延期又延期,直到為時已晚。我們延期,等待理想的時候來臨,確信它來時我們必定會認出來。也許它永遠不會來。Koheleth說,要記得︰有太多我們不知道的事和無法知道的事。在這裡他用希伯來字ruah不同意義的雙關語,這個字在第四節正確地譯作『風』(請參八8的注釋──是的,長官{\LinkToBook:TopicID=124,Name=是的,長官(八1-9)})。
可能風的意思一直繼續至第五節,這種情形你可以取法標準修訂本注腳的解釋︰『因你不知道風的方向,或骨胳在孕婦的腹中怎樣生長。』另一方面,ruah可以指靈或生命,這種情形現代英文譯本給了我們簡潔的意譯,指明我們不能『了解新生命在孕婦腹中怎樣開始。』Koheleth說,在人類的經驗中有些事情是我們不知道的;像生產的奧秘(或風和生產的奧秘)。我們也不能聲稱知道『行萬事之上帝的作為。』
我們若要等到我們絕對確知上帝要我們做的、並準確知道 要我們何時去做,我們就要等待很久。那不是現在就坐下來甚么都不做的借口。不可像那個農夫,等待風改變方向。要早上和晚上都出去撒你的種子(第6節)。換句話說,要趕快,要加倍努力︰你無法保証有結果,但你若殷勤,盡量利用臨到你的機會,就會增加你的可能性。回顧一生看見一系列錯過的機會,並想『我若作了那事就好了』,沒有比這更令人哀傷的了。要作你所要作的,作你所能作的──現在就作。
按我們日常生活的意義來說,這是正確的常識。按我們信仰的意義來說,這也是有時我們躲避的真理。把信仰與順服分開簡直太容易了。我們能說服自己,我們很難相信某些關于上帝的事,其實這時難題根本在我們身上。十九世紀蘇格蘭傳道人兼作家麥唐納(George Macdonald)這樣說︰
『不要問自己你是否相信,倒要問自己今日是否做了一件 說去做的事,或一次不做 說不可做的事。倘若你不做任何 叫你做的事,卻說你信或甚至要信 ,那就的確是荒謬的。』
Koheleth一直都提醒我們,說有很多事情都是我們不知道的,對許多問題我們都沒有答案。然而有一件事我們確實知道︰就是生命本身,生命這『光』,他形容這光是『佳美』而又『可悅的』。Koheleth說,為這生命,我們應當感激,為我們活的每一年感激,不論我們的生命會活多久。
弟兄,有夜有日,二者都是美事;弟兄,有日、月、星,一切都是美物;照樣,在荒地上還有風。弟兄,生命是非常佳美的;誰會想要死呢?
倘若在布羅(George Burrow)的這些話語中,有浪漫主義的筆法的話,在Koheleth的話語中便沒有。誰會想要死呢?Koheleth並沒有問這個問題,他指那是事實,無法逃避的事實,就是生命不論多么佳美,『黑暗的日子』正來臨,那些日子會比賜給我們在這地上光明的任何日子都長。Koheleth說,只要生命還在,就要抓住生命的佳美,因為死亡必定帶同一切毫無意義的虛空──hebel──而來。
從這一點來看,他對年輕人有一個忠告(9-10節)。要善用你的青春;要享受青春,『行你心所愿行、看你眼所愛看的。』這並不是邀請人去滿足每一種愛好,或追隨目光流轉被牽引而行。他說的『心』,與保証自我控製的心思極相似,而且『看你眼所愛看的』是對生命銳利的評估,是他期望每一個明智者都會有的。我們也不可誤解他在第九節最后的說明,『為這一切的事,上帝必審問你。』Koheleth在這裡極不可能想到越過今生的任何最后審判。倒不如說,他在強調我們生命此時此地所作的關系上帝的事, 要我們對 賜與的恩賜負責。倘若年輕人不善利用他們的青春,上帝要知道是甚么緣故。
貫穿這一切之中的乃是對人生非常肯定的看法。Koheleth不想年輕人被『心中的愁煩』、不必要的憂慮或絕望所損,或被『肉體的痛苦(譯按︰『痛苦』中文本作『邪惡』)』(那就是肉體能帶來的麻煩,可能暗暗警告人不可任性放蕩)所傷。有一句拉比的名言︰『別為明天的憂慮而憂慮。你不知道一天會帶來甚么。也許明天你已不存在,因此你是在擔可能不存在的憂慮。』那東西無論多么佳美,都太短暫,為甚么加以損傷?青春和『一生的開端』或許是『壯年』(新英文譯本的譯法)不能常駐。這不過是hebel(虛空)的另一例証。同樣的心情反映在莎士比亞所著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的一首詩歌中︰
甚么是愛情?它在來世便沒有了︰
現今的歡樂有現今的笑聲;
要來的是甚么仍屬未知之數。
在遲延之中的不會很多;
然后甜密的二十年華便來與我們吻別,
青春是不會持久的東西。
『青春是不會持久的東西』……『要來的是甚么仍屬未知之數。』莎士比亞和Koheleth都不要人把這些話當作憂郁或懊悔之語。相反地,它們是一種激勵,要人今日活得豐富,感激地接受今日帶來的機會。耶穌邀請我們對我們一生的「現在」采取這一種積極的態度,上帝知道我們一切需要,我們要投入上帝國度更廣的事奉裡︰『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明天會照料它自己。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六34,新英文譯本的譯法)。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