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七1】「大祭司就說︰『這些事果然有么?』」
〔文意注解〕「這些事果然有么?」『這些事』是指司提反被控告『不住的 踐聖所和律法』,並他聲稱『耶穌要毀壞此地,也要改變規條』(徒六13~14)。總而言之,他被指控輕蔑了︰(1)聖地和聖所;(2)律法和規條。為此,在司提反的申訴中,也針對這兩件事有所澄清。
【徒七2】「司提反說︰『諸位父兄請聽;當日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在米所波大米還未住哈蘭的時候,榮耀的神向他顯現,』
〔文意注解〕「亞伯拉罕在米所波大米還未住哈蘭的時候,」『米所波大米』的字義是『兩河流域』,指伯拉大河和希底結河之間的廣大區域,包括吾珥、巴比倫、尼尼微、哈蘭等地;司提反在此用來指吾珥,因亞伯拉罕是在吾珥時第一次聽見神的呼召(創十五7;尼九7),后來在哈蘭再次蒙神呼召(創十二1~5)。
〔話中之光〕(一)司提反這篇見証,乃是從「榮耀的神…顯現」說起,這正和當時那缺少啟示、徒具形式的死的宗教針鋒相對;無怪乎絕不能被宗教徒所接納,而必須將他至于死地。
(二)神是在異教拜偶像之地向亞伯拉罕顯現,可見地點並不那么的重要。我們是否注重禮拜的地方過于神自己呢?
(三)主耶穌說︰『你們拜父,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約四21);要緊的是我們有沒有敬拜到神?有沒有看見神的顯現?
(四)生命的轉機,乃在于神的顯現;每一個得救的故事,都是因著見了神的榮耀而來的(彼后一3)。
【徒七3】「對他說︰"你要離開本地和親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
〔文意注解〕「你要離開本地和親族,」『本地』指米所波大米(2節),亦即迦勒底的吾珥(參4節;尼九7);『親族』指有血緣關系的親屬,包括父家。
「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注意,神並未告訴他要往甚么地方去。《希伯來書》說,當亞伯拉罕遵命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那裡去(來十一8); 乃是憑著信心一步一步跟隨神的帶領。
〔靈意注解〕『本地』豫表世界;『親族』豫表肉體。
〔話中之光〕(一)一切屬靈的道路,是從神向我們說話開始的;是神來呼召我們,來向我們說話,叫我們受感動而起首奔走天路的。
(二)神是一切事務的起頭,若非 來發起,我們不可憑自己起意作甚么。
(三)神若真的對你說了話, 必定要負你今后一切的責任。
(四)世界(「本地」)和肉體(「親族」),是危害我們靈命的兩大因素;信徒若要進到屬靈美好的境界,便須對付世界和肉體。
(五)生活環境和習慣(「本地」),以及人際關系(「親族」),常會影響我們屬靈的追求。
(六)「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神並不是一下子就指出目的地,而是一步一步的逐漸引導;難怪有人說︰『基督徒沒有要求知道前途的權利』。
【徒七4】「他就離開迦勒底人之地住在哈蘭。他父親死了以后,神使他從那裡搬到你們現在所住之地。」
〔文意注解〕「他就離開迦勒底人之地住在哈蘭,」『迦勒底人之地』位于米所波大米的南部,吾珥乃其中的一個城市;『哈蘭』位于米所波大米的西北部,是從吾珥到迦南地商道上的一個重要市鎮。
雖然神是向亞伯拉罕呼召,但卻是他的父親他拉帶著兒子、兒婦、兒孫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走到哈蘭就住在那裡(創十一31)。
「神使他從那裡搬到你們現在所住之地,」『神使他』指神向亞伯拉罕第二次的呼召(創十二1~5);『現在所住之地』指迦南地。
〔話中之光〕(一)「住在哈蘭」意即停在半路上;許多時候,我們雖然順從了神,但只順從了一半,並沒有完全的順從。
(二)神必須等到亞伯拉罕的父親死了以后,才能第二次來向他發出呼召;信徒的屬地關系,常成為我們奔走天路的攔阻,叫我們在半途上停頓不前。
(三)「神使他…」神所起頭的,神必負責使之完成。
【徒七5】「在這地方神並沒有給他產業,連立足之地也沒有給他;但應許要將這地賜給他和他的后裔為業;那時他還沒有兒子。」
〔原文字義〕「產業」基業,遺產,承受之分;「應許」諾言,承諾;「后裔」種子(單數詞)。
〔文意注解〕「在這地方神並沒有給他產業,」『這地方』指迦南地;當亞伯拉罕遷到迦南地頭幾十年的時間,是以帳棚為家,到處遷移,並沒有固定的地業。
「連立足之地也沒有給他,」這是形容他沒有一塊屬于自己的產業,完全是過著作客寄居的生活(來十一9)。
〔靈意注解〕「但應許要將這地賜給他和他的后裔為業,」『后裔』原文是單數詞,字意是『種子』,指著一個人,就是基督(加三16)。
〔話中之光〕(一)本節相當矛盾︰既說神應許將這地賜給他,而他在這地方卻連立足之地也沒有;既提及他的后裔,卻又沒有兒子。這給我們看見,神所應許給他的,都是屬靈的,都不是『能摸的物質』(來十二18);好像都是虛無飄渺的,卻是信心的眼睛所能望見的(來十一13)。
(二)神『在基督裡』所賜給我們的一切『福氣』,都是屬靈的和屬天的(弗一3原文),在屬肉體的人看來,是那么抽象不實在,但在有屬靈異象的人看來,就覺得是何等榮耀,何等實際。
(三)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裡都是是的,所以藉著 也都是實在的(林后一20)。
(四)有神的人就有一切,沒有神的人一切也沒有了;我們所該抓住的,是『神』自己和神的應許,而不是物質上的祝福。
【徒七6】「神說,他的后裔,必寄居外邦,那裡的人,要叫他們作奴仆,苦待他們四百年。」
〔文意注解〕「必寄居外邦,」指寄居在埃及地。
「苦待他們四百年,」引自《創世記》十五章十三節。
〔話中之光〕(一)十字架的剝奪和試煉(「寄居、作奴仆、苦待」),乃是我們得著和享受神屬靈產業(5節)必經之路。
(二)我們若與基督一同受苦,也必與基督一同得榮耀(羅八17)。
【徒七7】「神又說,使他們作奴仆的那國,我要懲罰,以后他們要出來,在這地方事奉我。」
〔話中之光〕(一)本節是一幅寫意圖畫,表明我們原來在世界裡為著生活的問題,被撒但所奴役,受盡它的欺壓;現今已經脫離了黑暗的權勢,在神愛子的國裡服事這位又真又活的神(西一13;帖前一9)。
(二)神將我們從世界裡拯救出來,目的並不是要我們無所事事的一直在那裡等候上天堂,乃是要我們在基督裡並在教會中事奉神(「在這地方事奉我」)。
【徒七8】「神又賜他割禮的約;于是亞伯拉罕生了以撒,第八日給他行了割禮;以撒生雅各,雅各生十二位先祖。」
〔文意注解〕「神又賜他割禮的約,」『割禮』指切割男性生殖器的包皮,作為神與以色列人立約的記號和証據(創十七11)。
「第八日給他行了割禮,」現代醫學証明,人剛生下來時比較不覺疼痛,且第八日時身體內某種止血成分最多,故止血最快。
〔靈意注解〕『割禮』豫表基督使人脫去肉體的情欲(西二11);受割禮意即表示不依靠自己天然的肉體,而單單信靠神。
『第八日』象徵在複活的生命裡而行(主耶穌是在七日的第一日,即第八日複活的,參可十六9)。
〔話中之光〕(一)「割禮的約」表明信徒若要享受神新約的福分,便須對付我們的肉體。
(二)我們必須在主複活的生命裡(「第八日」),方能對付肉體。
【徒七9】「先祖嫉妒約瑟,把他賣到埃及去;神卻與他同在,」
〔話中之光〕(一)約瑟的哥哥們身在應許之地――迦南地,卻沒有神的同在與豐富的恩典;而約瑟被賣到埃及,卻享受了神豐富的同在。由此可見,要緊的不是『聖地』與『聖所』,而是有沒有神的同在。
(二)『耶穌說,…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約四21)。真實的敬拜,不在乎任何地點的講究,乃在于心靈和誠實(約四23~24)。
【徒七10】「救他脫離一切苦難,又使他在埃及王法老面前,得恩典有智慧;法老就派他作埃及國的宰相兼管全家。」
〔文意注解〕「得恩典有智慧,」『恩典』是指神將 自己和 的一切白白賞賜給人,作人的享受;『智慧』是指有神的眼光。這兩樣乃是約瑟的特質。
〔話中之光〕(一)神是信實的,當我們落在苦難試煉之中,神總會給我們開一條出路,叫我們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
(二)神的同在(9節),使我們能勝過一切苦難;神賞賜的恩典和智慧,使我們不同于一般世人。
【徒七11】「后來埃及和迦南全地遭遇飢荒,大受艱難,我們的祖宗就絕了糧。」
〔原文直譯〕「后來埃及和迦南全地遭遇飢荒,大受災難,我們的祖宗找不到養生之物。」
【徒七12】「雅各聽見在埃及有糧,就打發我們的祖宗,初次往那裡去。」
〔原文字義〕「糧」谷物。
【徒七13】「第二次約瑟與弟兄們相認,他的親族也被法老知道了。」
〔文意注解〕「他的親族也被法老知道了,」意指法老也聽到了有關約瑟家族的事(創四十五16)。
【徒七14】「約瑟就打發弟兄請父親雅各,和全家七十五個人都來。」
〔原文字義〕「全家」親族,親屬。
〔文意注解〕「和全家七十五個人都來,」『七十五個人』和《創世記》的『七十人』(創四十六27)說法有歧異,其原因或許是司提反采用了希臘文版的舊約聖經《七十士譯本》,名單中另加了瑪拿西的一兒一孫,和以法蓮的二兒一孫,總共有七十五個人。
【徒七15】「于是雅各下了埃及,后來他和我們的祖宗都死在那裡。」
〔原文字義〕「死」結束,了結。
【徒七16】「又被帶到示劍,葬于亞伯拉罕在示劍用銀子從哈抹子孫買來的墳墓裡。」
〔文意注解〕根據《創世記》,亞伯拉罕是在基列亞巴,就是『希伯侖』,用銀子向赫人以弗侖買墳地(創廿三章),雅各也被葬在那裡(創五十13);而在『示劍』用銀子向哈抹的子孫買地的是雅各(創卅三19),約瑟后來被埋葬在示劍(書廿四32)。根據猶太史學家約瑟夫考証,約瑟的兄弟們則都被葬在希伯侖。
有許多解經家為了使本節與別處聖經和諧一致,就說是亞伯拉罕先買墳地,后因某種因素,此地又被哈抹的子孫霸占,后來又被雅各用錢買回;從亞伯拉罕買地到雅各再買地,中間年代約相隔了八十年。但這種解釋法最大的破綻,乃是兩人所買的並非同一塊墳地,一塊是在希伯侖,一塊是在示劍。
其實,司提反在此把兩處的墳地籠統混雜的說在一起,在我們現代人聽來,似乎顯得很矛盾,但對當時的猶太人聽眾而言,是一種易于明白的簡縮說法;他主要是在申明雅各和他的子孫們雖然曾經下了埃及,也都死在那裡(參15節),但並未葬在那裡,而是葬在迦南地。
【徒七17】「及至神應許亞伯拉罕的日期將到,以色列民在埃及興盛眾多,」
〔文意注解〕「及至神應許亞伯拉罕的日期將到,」注意,神是應許將『迦南地』賜給亞伯拉罕和他的后裔為業(5節)。
「以色列民在埃及興盛眾多,」這表示亞伯拉罕的后裔卻在『埃及地』扎根立基。
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情況似乎使他們樂不思蜀;可見神應許之成全,並不是出于人的努力追求,乃是出于神手的安排和促成。
【徒七18】「直到有不曉得約瑟的新王興起;」
〔原文字義〕「新」別的,另一個(指在性格上不同的)。
〔文意注解〕在約瑟當宰相的前后一段時期,埃及乃在外族人喜克索(Hyksos)王朝的統治之下,后來有本土人興起,將喜克索人逐出埃及。這后來興起的『新王』,可能就是第十八王朝的創始者亞模士(Ahmose)。
【徒七19】「他用詭計待我們的宗族,苦害我們的祖宗,叫他們丟棄嬰孩,使嬰孩不能存活。」
〔話中之光〕(一)在『神應許的日期將到』(17節)之前,以色列民卻反而遭受這些苦難;這是說出神作事的步驟︰黎明之前,夜色更黑。我們也常會經歷到︰我們越是禱告,情況似乎反而更壞。
(二)其實『黑夜已深』的時候,也正是『白晝將近』的時候(羅十三12);當我們面臨困境的時候,也正是神的應許即將實現、 的救援即將到來的時候。
【徒七20】「那時,摩西生下來,俊美非凡,在他父親家裡撫養了三個月。」
〔文意注解〕「那時,」就是以色列人被迫『丟棄嬰孩』、一切男嬰不能存活的時候(19節)。
「俊美非凡,」按原文直譯應為『對神是俊美的』。
〔話中之光〕以色列民雖然遭遇到『不曉得約瑟的新王興起』(18節),但就在這時,「摩西生下來」了﹗神的拯救者,適時來到。這是告訴我們︰每當黑夜越深,也是白晝將近的時候(羅十三12)。
【徒七21】「他被丟棄的時候,法老的女兒拾了去,養為自己的兒子。」
〔文意注解〕「他被丟棄的時候,」『丟棄』原文含有『暴露在外面,任其自生自滅』的意思。
【徒七22】「摩西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
〔原文字義〕「學問」智慧(指學習的智慧)。
〔文意注解〕「摩西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摩西既然是在法老女兒的宮中長大,必然也受到埃及王宮最完善的教育。
〔話中之光〕(一)摩西雖有這一切的學問、才干,似乎頂會作事,頂會說話,但是,這些不止不是神用他的條件,反而變成了神不能用他的原因。所以神還得讓他逃到米甸地方,在曠野裡四十年之久(參29~30節),受神的對付和磨煉。
(二)神用不著人來幫忙 。許多人,神用不著他,並非因他缺乏智慧和能力,乃是因他太有智慧和能力了。摩西被以色列人拒絕(參25~28節),乃是出乎神。
【徒七23】「他將到四十歲,心中起意,去看望他的弟兄以色列人;」
〔話中之光〕(一)摩西有一個心愿(「心中起意」),要看顧他的弟兄們,人雖然不賞識他的心愿(25~28節),但神卻特別寶貴人向著 的那一個心愿,所以過了四十年之久,神仍不忘記,神還是去找他(30節)。
(二)人若有愿作的心,必蒙悅納(林后八12)。
【徒七24】「到了那裡,見他們一個人受冤屈,就護庇他,為那受欺壓的人報仇,打死了那埃及人。」
〔話中之光〕(一)摩西憑血氣事奉神,結果反而打死了人;猶太人憑血氣為神大發熱心,結果卻打死了司提反(58節)。
(二)凡不認識神的人,往往會殺人還以為事事奉神(約十六2~3)。
【徒七25】「他以為弟兄必明白神是藉他的手搭救他們;他們卻不明白。」
〔話中之光〕(一)神雖然也透過『人的手』作事,但 從來不依靠人的手;不但如此,人若擅自出手,反而會攔阻神的作為。
(二)當我們只知道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而不知道自己的愚拙和軟弱時,神就使用我們四周的人事物來教訓我們,即使我們所作的是出于我們最純的動機和最佳的能力,也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徒七26】「第二天,遇見兩個以色列人爭斗,就勸他們和睦,說︰"你們二位是弟兄,為甚么彼此欺負呢?〞」
〔話中之光〕(一)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五9)。
(二)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詩一百卅三1)。
【徒七27】「那欺負鄰舍的,把他推開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
〔靈意注解〕摩西豫表主耶穌為神所立、作神選民的首領和審判官,卻被以色列人所棄絕。
〔話中之光〕摩西的用心雖然不壞(24~26節),卻不為他的弟兄們所接納。可見出于人的血氣,並不能成就神的旨意。
【徒七28】「難道你要殺我,像昨天殺那埃及人么?〞」
〔文意注解〕很顯然地,這話含有威脅要去告發的意味,因此逼使摩西不得不逃亡(29節)。
【徒七29】「摩西聽見這話就逃走了,寄居于米甸;在那裡生了兩個兒子。」
〔文意注解〕「寄居于米甸,」『米甸』位于亞拉伯半島的西部,阿卡巴灣東岸的地區。
〔話中之光〕摩西被神關在米甸曠野,受神嚴格對付的時候,神卻使他在祭司業忒羅面前蒙恩,得娶其女西坡拉為妻(出三16~22),並且「在那裡生了兩個兒子」。這說出神在嚴格的對付中,仍滿有憐憫慈愛,叫我們可以享受安息(成家所表),並顯出生命(生子所表)。
【徒七30】「過了四十年,在西乃山的曠野,有一位天使,從荊棘火焰中,向摩西顯現。」
〔文意注解〕「過了四十年,」摩西四十歲時因殺埃及人而逃亡(參23節),所以過了四十年,即他年達八十時(出七7),才遇見神。
「在西乃山的曠野,」《出埃及記》是說在『何烈山』(出三1),而何烈山可能就是西乃山的別名,是位于西乃半島的一座高山。
「有一位天使,」實際上是神自己(參31~32節;出三2~6)。在聖經裡面,耶和華神常常以『使者』的姿態向人顯現(創十六7~13;士六12~16;亞二3~5)。
〔靈意注解〕『火焰中的荊棘』象徵苦煉中的以色列民,因有神的同在,故不被燒毀。
〔話中之光〕(一)「過了四十年,」神常把我們從工作中召出來,要我們休息一時,乘此靜心學習功課,然后重新出發到 所指定的工場去工作。這段等候的時期,絕非耗費。
(二)接受一個重大的使命之前,需要何等長的等候和豫備﹗神若遲延,並不是遺忘。 是在豫備 的器皿,給他們相當的訓練和教育,到了神所指定的時候,神要用他們來背負他們的工作。就是拿撒勒人耶穌,也必須有三十年的準備,直等 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 的心長完全了,才開始 的工作。
(三)神從不性急, 肯花長時期去豫備 要重用的器皿。 從不以為豫備的日子太長了,或是太無聊了。
(四)在苦難中最難受的常是漫長的時間。短而急的痛苦易受,長而慢的痛苦難當。但是神現在訓練我們,是為我們的將來─將來更大的事奉和更多的祝福。
(五)我們在神苦難的學校中要忍耐著用心學習一切的功課,不盼望立時的拯救。每一課功課都是必需的,我們學會了,拯救自然會來的。那時候我們就要看見︰如果沒有在試煉中受過教育,我們絕不能站在更大的工場上擔任更重要的工作。
(六)但愿我們不去奪神手中的明天,給神充分的時間來栽培我們。 絕不會來得太遲的,學習耐心等候罷。
(七)不要很性急的跑在神前面,要學習等候 的時間。鐘表上的分針和時針的走動都有它們一定的規律的。
【徒七31】「摩西見了那異象,便覺希奇;正進前觀看的時候,有主的聲音說︰」
〔原文字義〕「觀看」注意觀察。
〔文意注解〕「有主的聲音,」『主』字証明卅節的『天使』就是神自己。
〔話中之光〕沒有「異象」,民就放肆(箴廿九18);看見屬天「異象」的人,才能為神所用。
【徒七32】「"我是你列祖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摩西戰戰兢兢,不敢觀看。」
〔文意注解〕「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主耶穌曾經引用這句話証明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太廿二32)。
【徒七33】「主對他說︰"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
〔話中之光〕(一)「聖地」不重在『地』,而是重在『神』。神顯現說話的地方,不論它是多么偏僻,仍舊是「聖地」;神榮耀離開的地方,不管它是多么莊嚴神聖的聖殿或禮拜堂,與一般『俗地』並沒有兩樣。
(二)信徒無論是在家裡或是在工作場所,若能隨地與神保持親密的交通,得著神的顯現與說話,那裡也就是「聖地」。
【徒七34】「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悲嘆的聲音,我也聽見了;我下來要救他們,你來,我要差你往埃及去。〞」
〔話中之光〕(一)信徒在世上所受的苦難,神並非不知道, 也非不肯拯救。凡事臨到我們身上,都有神的美意(羅八28);到了時候,神必伸手作事。
(二)神作事以先,必須得著一個合適的器皿;神的工作,常常受人的限製,因為缺少人可供 差遣,缺少人愿意為 而去(賽六8)。
【徒七35】「這摩西,就是百姓棄絕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的;神卻藉那在荊棘中顯現之使者的手,差派他作首領,作救贖的。」
〔話中之光〕(一)人所棄絕的,卻是神所揀選的。要緊的,不是人看我們如何,乃是神看我們如何。
(二)本節將「審判官」和「救贖」互換使用,可見『審判』的目的不是要毀滅,乃是要拯救。
【徒七36】「這人領百姓出來,在埃及,在紅海,在曠野,四十年間行了奇事神跡。」
【徒七37】「那曾對以色列人說︰"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們興起一位先知像我的,就是這位摩西。〞」
〔文意注解〕「給你們興起一位先知像我的,」在司提反的腦中,這一位先知無疑是指耶穌基督。摩西豫表主耶穌︰(1)奉神差遣到世上來拯救神的子民(34節);(2)竟被以色列人所棄絕(35節)。
〔話中之光〕信奉主耶穌的人,決非與摩西相抗衡,而是他的真正隨從者。信從摩西的教訓,包含著接受耶穌,而不是抗拒耶穌。
【徒七38】「這人曾在曠野會中,和西乃山上與那對他說話的天使同在,又與我們的祖宗同在,並且領受活潑的聖言傳給我們。」
〔文意注解〕「這人曾在曠野會中,」『會』是希臘原文ekklesia的翻譯,指以色列人在公眾地方召開的集會。新約用這字的複數來指信徒所組成的教會。
「並且領受活潑的聖言傳給我們,」神的話是充滿了大能與聖靈的活力,故稱為『活潑的聖言』。
〔話中之光〕(一)神的話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來四12)。
(二)字句、規條是叫人死,靈是叫人活(林后三6);我們讀經和應用聖經,切忌只注重外面的字句和規條,而忽略了裡面的『靈』。
【徒七39】「我們的祖宗不肯聽從,反棄絕他,心裡歸向埃及,」
〔話中之光〕(一)猶太人自以為是遵從摩西的律法,但這裡卻說他們不肯聽從摩西,反而棄絕他;可見聽從不聽從,並不是根據外面的字句和規條,而是根據是否聽從『豫言中的靈意』(啟十九10)。
(二)凡不肯聽從神『今天』對我們所說『活潑的聖言』(參38節)的,必不能勝過世界的引誘,結果就會漸漸地墮落到世界裡頭去了(「心裡歸向埃及」)。
【徒七40】「對亞倫說︰"你且為我們造些神像,在我們前面引路;因為領我們出埃及地的那個摩西,我們不知道他遭了甚么事。〞」
【徒七41】「那時,他們造了一個牛犢,又拿祭物獻給那像,歡喜自己手中的工作。」
〔話中之光〕(一)人若憑著眼見,而不憑著信心,往往會敬拜一些無形的偶像而不自知。
(二)許多時候,信徒所喜歡的,是「自己手中的工作」,而不是神的作為。
【徒七42】「神就轉臉不顧,任憑他們事奉天上的日月星辰,正如先知書上所寫的說︰"以色列家阿,你們四十年間在曠野,豈是將犧牲和祭物獻給我么?」
〔文意注解〕「正如先知書上所寫的說,」下面的話引自《阿摩司書》第五章廿五至廿七節。
【徒七43】「你們抬著摩洛的帳幕,和理番神的星;就是你們所造為要敬拜的像;因此,我要把你們遷到巴比倫外去。〞」
〔文意注解〕「你們抬著摩洛的帳幕,」『摩洛』是亞摩力人(Ammonites)的偶像,人們向它獻活的小孩子為祭物;『摩洛的帳幕』是一種可以抬著到處游行移動的帳幕。
「和理番神的星,」『理番』是星象的神名,與土星有關。
「我要把你們遷到巴比倫外去,」以色列北國在主前721年亡于亞述,人民被擄到亞述(王下十七6);后來亞述在主前606年被巴比倫所消滅。而猶大南國則在主前586年亡于巴比倫,人民被擄到巴比倫(王下廿四14~16)。
【徒七44】「我們的祖宗在曠野,有法柜的帳幕,是神吩咐摩西叫他照所看見的樣式作的。」
〔文意注解〕司提反因被控說話 踐聖所(徒六13),所以44~50節便提到有關聖所的事。
「有法柜的帳幕,」約柜的裡面因有兩塊法版,故又稱『法柜』(出四十20);而當時在曠野中的會幕,是以至聖所內的法柜為中心(出廿六33~34),故稱會幕為『法柜的帳幕』。
【徒七45】「這帳幕,我們的祖宗相繼承受,當神在他們面前趕出外邦人去的時候,他們同約書亞把帳幕搬進承受為業之地,直存到大衛的日子。」
【徒七46】「大衛在神面前蒙恩,祈求為雅各的神豫備居所;」
【徒七47】「卻是所羅門為神造成殿宇。」
【徒七48】「其實至高者並不住人手所造的;就如先知所言︰」
〔文意注解〕「就如先知所言,」下面的話引自《以賽亞書》第六十六章一至二節。
【徒七49】「"主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你們要為我造何等的殿宇,那裡是我安息的地方呢?」
〔話中之光〕(一)人手所造的殿宇並不能讓神得著安息;這話指明,神是在尋找另一種值得 安息的殿宇,就是 手所『新造的人』(林后五17;林前六19;弗二22)。
(二)我們的心尊主為大,才是主得安息的地方。
【徒七50】「這一切不都是我手所造的么?′〞」
〔文意注解〕注意,按《以賽亞書》原文,在本句之后接著說︰『但我所看顧的,就是貧窮和靈裡痛悔的人』(原文另譯)。由此可見,惟一能夠提供神安息的地方,乃是悔改之人裡面的新靈(結卅六26~27)。
【徒七51】「你們這硬著頸項,心與耳未受割禮的人,常時抗拒聖靈;你們的祖宗怎樣,你們也怎樣。」
〔文意注解〕「心與耳未受割禮的人,」指他們的肉身雖然受過割禮,但是向著神仍舊硬心,不肯聽從神的話,故無異心與耳未受割禮。
〔話中之光〕(一)真割禮是心裡的,在乎靈不在乎儀文(羅二29)。
(二)順著聖靈行事,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欲(加五16),也就是真正受割禮的人;反之,「常時抗拒聖靈」的,就是「心與耳未受割禮的人」。
【徒七52】「那一個先知,不是你們祖宗逼迫呢?他們也把豫先傳說那義者要來的人殺了;如今你們又把那義者賣了,殺了。」
〔話中之光〕墨守成規的宗教徒,不但逼迫先知,扼殺神的話語,
【徒七53】「你們受了天使所傳的律法,竟不遵守。」」
〔文意注解〕「你們受了天使所傳的律法,」神不是直接將律法傳給人,而是間接藉著天使傳給人,這暗示了傳律法給人這件事,在神並不感覺是 對人一件親切甜美的事,因為律法不是神的本意,只不過是要藉著律法來看守神的選民(加三23)。
【徒七54】「眾人聽見這話,就極其惱怒,向司提反咬牙切齒。」
〔原文字義〕「惱怒」鋸開兩段。
【徒七55】「但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定睛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
〔文意注解〕「但司提反被聖靈充滿,」『被聖靈充滿』按原文宜翻作『滿有聖靈』(請參閱徒六3注解)。
「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別處聖經都告訴我們榮耀的基督是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詩一百十1;太廿六64;弗一20;西三1;來八1),惟獨在這裡記主站在神的右邊,這可能表示基督正迎接 忠心的仆人進入榮耀。
〔話中之光〕(一)司提反的特點,是他經常被聖靈充滿。他不僅一次充滿(徒六5),而是常常有滿溢的生命。
(二)聖靈所充滿的人,他們必常向上仰望;他們不是注意可見的事,而是那不可見的。並且被聖靈所充滿的人,必然看見主自己,因為聖靈的工作,就是使人看見主耶穌。
(三)在公會裡有人看見司提反的容貌,好似天使的面貌(徒六15);聖靈所充滿的人,必然照射出神的榮耀。
(四)我們若能看見「神的榮耀」,則別人所加諸在我們身上的逼迫與苦楚,就不足介意了(羅八18)。
【徒七56】「就說︰『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神的右邊。』」
〔話中之光〕『天』乃是向那些被『地』所棄絕的人打開的;地雖是向他們關閉,天卻是向他們開了。
【徒七57】「眾人大聲喊叫, 著耳朵,齊心擁上前去;」
〔靈意注解〕本節是一幅寫意圖畫,表明宗教徒的作法是︰(1)「眾人大聲喊叫,」以聲音壓製對方;(2)「 著耳朵,」拒絕聽取不同的意見;(3)「齊心擁上前去,」彼此之間以肉體的心意為結合。
【徒七58】「把他推到城外,用石頭打他;作見証的人,把衣裳放在一個少年人名叫掃羅的腳前。」
〔文意注解〕「把他推到城外,用石頭打他,」這是對于褻瀆神者的刑法(利廿四14~16;來十三12~13)。
「把衣裳放在一個少年人名叫掃羅的腳前,」『掃羅』就是使徒保羅得救以前的名字(徒十三9);他年輕時在猶太教中比許多同歲的人更有長進,並且為祖宗的遺傳更加熱心(加一14),因此有人以為他是這次處死司提反的負責人。
主許可司提反的遭遇和掃羅的殘害,無非是要促使 的門徒們遵從 的吩咐,離開耶路撒冷到各處去作見証(徒一8)。果然,在這是發生以后,門徒們分散到猶太和撒瑪利亞,往各地傳道(徒八1,4)。
〔話中之光〕神似乎失去一個司提反,卻贏得了一個傳主福音拯救千萬靈魂的使徒保羅;信徒所遭遇的每一件事,或好或壞,都有神的美意(羅八28)。
【徒七59】「他們正用石頭打的時候,司提反呼吁主說︰『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
〔原文字義〕「司提反」冠冕。
〔話中之光〕司提反不僅用話語作見証, 也用『整個人』作見証,特別是表現于殉道時的光景,乃是『釘十字架的基督』那模型的重現︰(1)對神是全然的交托――「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2)對人是全然的赦免――『主阿,不要將這罪歸于他們』(60節)。
【徒七60】「又跪下大聲喊著說︰『主阿,不要將這罪歸于他們。』說了這話,就睡了。掃羅也喜悅他被害。」
〔原文字義〕「喜悅」贊同,歡喜,情愿。
〔文意注解〕「就睡了,」『睡』指死(帖前四13~16)。司提反是教會使上第一位殉道者。
「掃羅也喜悅他被害,」『掃羅』乃是使徒保羅得救前的名字。據說路加所以能知道司提反的受審與死的事實,乃出于保羅自己的口述;司提反的死,定然深深地給保羅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保羅當時所以會這樣逼迫人、侮慢人,乃是因為他那時還不信不明白(提前一13)。
〔話中之光〕(一)真正認識十字架的人,乃是像司提反一樣,他的死是君尊的死,是安靜的、完全自製的,將自己的靈交給神(59節),並為殺害他的人求赦免。
(二)所有真正背十字架的人,都沒有怨恨,只有愛;不求人的可憐,反而憐憫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