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段經文中,保羅用他自己向神那種忠誠的心志,以及多年傳道的經驗來教導提摩太,要他在神面前,用殉道烈士的精神,忠心傳道。
1 本節是保羅囑咐提摩太務要忠心傳道以前,所聲明的話。他是在神面前,在那位將來審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穌面前,憑著 的顯現和國度來囑咐提摩太的。不是憑自己的意思隨便地囑咐,乃是在神的面前,按著神所給他的權威來囑咐提摩太。
A 傳道人傳道的權柄不是在乎他的學問、地位,乃在乎他所說的話是在神面前說的。人若在神面前說話,他的說的話自然就帶著權柄和能力。主耶穌在世時,那些聽 講道的人,覺得 的教訓和那些文士不一樣,正像有權柄的人(太7:28-29),因為主耶穌是在神面前說話,照著神的旨意來傳講。保羅常常提到他在神面前說話,又常存無虧的良心,這也就是今天傳道人說話的權威。保羅不是沒有學問、沒有地位、在教會裡面不夠經驗;可是他卻沒有憑這些來吩咐提摩太,而是憑著他在神面前的權威來囑咐提摩太。基督徒向人作見証的時候,也不要忘記,我們不是倚靠學問地位或是才干來向人傳講福音,如果憑著這些,我們會發現世上有許多比我們更有學問地位、才干的人,是我們沒法向他們傳的;但是如果是在神面前憑著神的能力來說話,我們就能夠像保羅在下文所吩咐提摩太的,「無論得時不得時」都可以傳道了。
B 傳道的權威在乎傳道人自己對神,對主耶穌的認識。「並在將來審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穌面前」,保羅深知道這位耶穌是將來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他也提醒提摩太要留心耶穌是「將來審判活人死人的主」。傳道人如果認識到他所傳的福音,關系到人的永死和永活,必定比現在更加努力去傳福音,更認真地向人傳道。如果我們想到將來在神面前要交賬,向這位審判死人活人的主交代 所托付我們的,就必定更加忠心不敢懈怠地去傳福音了﹗(林前4:5;來13:17)﹗「審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穌」,聖經不止一次說到基督的審判活人死人的主。彼得在哥尼流家裡作見証的時候,也曾提到主耶穌是審判活人死人的(徒10:42);又在書信中說,那些在罪惡中放蕩無度的人,必在那將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賬(彼前4:5)。這「審判活人死人」的意思,是指著主耶穌再來的時候,還活著的和已死的人呢?或按靈意來說,指那些靈性活或死的活人?在此無需細究。這「審判活人死人」的重點乃在說明,耶穌是審判一切人的主,而不在乎是活的或是死的(詳參《新約書信讀經講義》彼得前書4:5注解{\LinkToBook:BookID=116,TopicID=195,Name=4 逼迫信徒的人必受神審判 (4:5-6)})。
「憑著 的顯現和 的國度囑咐你」保羅為甚么要囑咐提摩太傳道呢?是憑著主的顯現和 的國度。他深知傳道工作和主國度的關系,也認識今天所接受的職任,是天上國度所委任給他的。他知道所作的每一件事,所說的每一句話,對于基督國度的損益都大有關系,更曉得今天多拯救或少拯救一個人的靈魂,對于擴展主的國度,促進主國度的早日實現也有密切的關系。所以憑著耶穌基督要實現 的國度這個旨意,及耶穌要二次再來這個寶貴的應許,來囑咐提摩太傳道;正如保羅對羅馬人所說的「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羅11:25),然后基督就要第二次顯現。每多一個外邦人的靈魂得救,應該得救的外邦人就更加接近「添滿」的數目,主耶穌的第二次顯現也就更近了。保羅自己心中,常以耶穌基督和 國度的顯現作為工作和盼望的目標;主的再來和 國度的實現是保羅心中的一種盼望,這盼望促使他有責任要快快傳福音,也促使他囑咐提摩太要努力去傳道。
總而言之,我們在這裡看見,保羅對于傳道的托付,有一種非常嚴肅認真的態度。為甚么他說是在神面前,並在將來審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穌面前,憑著 的顯現和國度,囑咐提摩太要傳道呢?這是說明,保羅對他所要囑咐提摩太的這一件事,看得非常認真,知道它關系的嚴重性。無論是自己傳道或是勉勵別人傳道,他都不覺得這是隨便說的幾句話,乃是在神面前非常認真地說,把這事看成極為重大,好象是在法官面前那樣地慎重,且將傳福音的工作看為嚴肅重要,這種態度就是我們傳道者的權威,使我們所講的話語能帶著權柄和能力。為主作工的人,最大的危險,就是到了一個地步,覺得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天天作,常常作,好象吃飯那樣平常,也好象普通職業般的機械化,失去那戰兢恐懼、倚賴仰望主的態度。注意,到了這種地步的時候,我們必然已經失去說話的能力。
2 1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
傳道者第一個秘訣,就是不管有沒有好機會,得時或不得時;總而言之,務要傳道。傳11:4說︰「看風的必不撒種;望雲的必不收割」。如果我們整天看風望雲,就不必傳道了,也必定失去許多機會。主耶穌說到傳道的工作時,把傳道人比作一個漁夫, 對彼得說︰「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漁夫並非看到魚來了才撒網,魚兒可能已經游走了。我們實在不知道甚么時候最好。有時我們以為那不是好的時候,所以不開口,不向人傳福音,可是那時,可能正是那人的心正需要福音的時候。我們並不完全知道人的心,保羅說︰「無論得時不得時,務要傳道」。不是人歡迎我們的時候,我們才傳,人不歡迎我們就不傳;聽道的人很多,我們就傳,聽道的人很少,我們就不傳;乃是不管情勢如何,總是傳,而且同樣認真地傳。有些傳道人有這樣的毛病,在大聚會上,他會很認真地傳講,但如果是小聚會,他就隨便應付過去。
那些反對神的人,會把一些虛假的事宣傳得若有其事。他們怎樣把假事宣傳成真的呢?就是因為他們一直在講,無論得時不得時,總是在傳講,無論在開始的時候人家信或不信,他們只管大講特講,認真地講,活靈活現地講,慢慢地就有人開始相信他們所講的了︰可是許多時候,我們卻把這寶貴真實的福音傳講得仿佛是假的那樣,畏道畏尾不敢講述,去聽的人也不敢相信。總應該像保羅所說的︰「無論得時不得時,務要傳道」。
不過,保羅在此所注重的,是我們在工作上應該有這種「不問收獲,只顧耕耘」的態度;但卻不是說我們在工作時不必尋求聖靈的引導。就像腓利,曾經順從聖靈的引導離開撒瑪利亞的工作到曠野去,向一個埃提阿伯的太監傳福音;又如保羅和巴拿巴到彼西底的安提阿傳道。因著猶太人不肯接受,保羅和巴拿巴便說︰「神的道先講給你們,原是應當的,只因你們棄絕這道,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們就轉向外邦人去」(徒13:46)。使徒們在傳道的工作上,總是留心聖靈的引導是應該繼續工作或離開;傳道人在他傳道的道路上應如何行止,也是應該尋求聖靈引導的。這和我們傳福音抱著「無論得時不得時,務要傳道」的態度是兩件事。
新舊庫譯本將這句話譯作「總要準備」。意思是,抱著隨時都準備好的態度,要把神的道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裡。隨時有好的準備,可以把真理拿出來供應需要的人。正如彼前3:15所說的︰「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保羅對歌羅西的信徒也是這樣說︰「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西3:16)。既然我們要傳道,就應該準備所要傳的道。我們要隨時都把主的道準備好在心中,這樣,聖靈就會按我們所已經知道──準備好在我們心中的,隨時提醒我們講合宜的話。聖靈不能叫我們想起從來沒有記住的聖經,和從來沒有聽過的道;聖靈所叫我們想起的一定是我們記過的。我們要常作準備,才能被主使用。「總要專心」,傳道的工作是不能夠分心的,雖然在世上我們還有很多的事要兼顧,也依然必須要認清從神那裡所接受的職務是甚么。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總有一些事是必須放下的,有一些事是要多用時間的,我們應該認清所應該多用時間的事是甚么;甚么是主所委托我們作的事,我們在那些事上就要專心。「專心」表示我們要撇下一些與我們使命無關的事情,也許那些事是重要的,有價值的。如服務社會重要,救濟窮人也重要……但葚么是我們首先的使命呢?教會學校很需要教員,許多基督徒的事業或工廠,需要誠實可靠的基督徒,有的醫院需要基督徒的護士、醫生……但甚么是神所叫我去作的呢?我們一定不能每件都作,同樣是很急切需要的事,總得要放下,我們只能拿起其中的一件或兩件。所以「總要專心」含有一個意思,我們總要知道,甚么是神要我們去作的,我們就在神所委托的事上專心。
為甚么要用百般的忍耐呢?因為我們所遇見的是百般不同的人,傳道的反應自然是有百般不同的樣式,有歡迎的、有反對的、有譏笑的、有無所謂的;有的非常驕傲、有的很固執、有的只和你敷衍、不說實話……。我們總要用百般的忍耐,應付百般不同的人。「百般的忍耐」也說明了傳道的工作不一定馬上就有果效,可能要經過很多種的忍耐才發生果效。
這指各樣有關福音或是聖經真理的教訓。不同的教訓可供應不同的靈性需要;有的需要安慰,有的需要勉勵,有的需要我們用真理來教導他。我們不要以自己在真理的某一方面成就而自滿自足,必須留心認識各種人內心的需要,求主給我們合乎各種人需要的信息。
保羅在哥林多及加拉太的書信中,都曾經用很嚴厲的話責備信徒。可見他自己也曾用責備人的方法叫信徒從錯誤的路上回轉。傳道人不單是說愛心的話,說人家喜歡聽的話;在必須的時候,也要說責備人的話,叫人知道他的錯失。有些人只需要教訓,若正面講聖經的道,他就自己受到責備;有些人需要加以勸告,才會知道自己的錯誤;但是有一些人則需要責備,以嚴厲的話來指出他的錯,他才會回轉。注意保羅雖然曾經嚴厲的責備不服從他教訓的教會,可是他並不是喜歡責備人的;他在責備之中常帶著愛心,並且是出于不得已的。愛心才我們第一要用的方法,責備是不得已的。神對待人也是這樣,並不先用責備;乃是先用愛心,且所有責備人的,都應該是為著深深愛他所責備人的緣故。
警戒比責備更嚴重,是帶著責罰的一種勸告。傳道人乃是為人的靈魂時刻儆醒的,看見人的靈性有危險、遇見試探,就應該隨時加以警戒忠告。
勸勉是傳道人最常作的工作之一,話語應帶著安慰和鼓勵。各樣教訓,應按著各人不同的需要,加以警戒、勸勉或責備,當我們運用這各等教訓的時候,要有百般的忍耐,充分的準備,和專一求神喜悅的心志。
3-4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無論得時不得時,務要傳道的原因。因為不少人的心厭煩純正的真道,不但這世界的時勢要改變,黑暗的勢力愈來愈厲害,傳道的機會愈來愈寶貴;而且就是有機會傳道,人的心也厭煩神的道理。魔鬼盡量在人的心中作工運行,使人的心不愛慕真理,反愛慕虛假;所以更應趁著還有今天的時候,盡量把人的心意奪回,扭轉那些反抗神的心來歸服主。
為甚么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因為他們的耳朵發痒,要聽那些合乎他們自己情欲的話語。他們喜歡聽人稱贊的話語,神的真理當然和人的思想中照著自己情欲所要求的那種道理不相合;人所喜歡聽的道理,是能叫他們的良心得安慰,可以隨意犯罪,而不至于受良心責備的道理。那些假師傅就迎合人的情欲、愛好和理想來講說一些荒渺的言語。那些屬世的哲學家所以被人尊崇,因為他們的理論,能夠替要犯罪的人辯護,所為人編製的新理論,能叫人安心的悖逆神。
「偏向荒渺的言語」上文已提過,跟提前1:4一樣,指著當時所流傳的假福音──信心和行為一樣一半的假福音,或是記載關于耶穌生平的許多沒有根據的故事;如猶太人的師傅所傳,關于他們家譜的傳說,或是那些外教的神話,在聖經以外的一些道理。
4 傳道者的盡職(4:5)
在此保羅指示提摩太應如何盡他的職分,是要凡事謹慎。當時提摩太所處的環境,充滿了各樣的詭詐,各樣撒但的計謀,所以他必須慎防上當受騙。那些假師傅可能在表面上故意跟提摩太親熱,好象他們是與提摩太同一立場,同一信仰的神仆,可是在背后卻傳說荒渺的言語;提摩太應該小心地認識這些詭計。他們也可能在信徒當中製造各種猜疑,提摩太應該凡事謹慎,不給敵人有毀謗的把柄。「凡事謹慎」,表示在凡事上魔鬼都可能向我們攻擊,所以我們凡事都要防避他。
凡事謹慎之外,還要準備忍受苦難,因為凡事謹慎,使敵人找不到機會破壞神的工作,撒但就會激動人用逼迫或反對來叫傳道人受苦;所以不但要凡事謹慎也要忍受苦難。有時我們不是不知道仇敵的詭計,而是不敢太嚴謹地防避異端,恐怕我們所作的,會引起敵人的攻擊和逼迫。由于膽怯不專心倚靠神,結果反給魔鬼留下地步,所以保羅要提摩太準備受苦的心志。
傳道人要盡他的責任,不但要謹慎地作,還要忍受苦難,但不可因為已經為主受過苦難,就在作傳道的工夫上自滿自足;「受苦」並不算成功了我們的使命,作傳道的工夫才是我們的目的。士兵在戰場上雖然遇到各樣的艱難危險,甚至受了傷害,並不就是他的成功;擊敗敵人,才算完成國家所托付他們的使命。傳道人也是一樣,不是為主受苦就算盡職;在受苦之中,仍把神的道傳出去,才算是盡了我們的職分。
6 這節聖經告訴我們,一個殉道烈士所有的心志。保羅在這裡,要把他殉道的精神傳授給提摩太;保羅既然自己快要離開世界,提摩太的責任就更加重要,更應該謹慎監視那些傳異教的人,作個時代的守望者。這幾節聖經不但是保羅準備殉道的凱歌,也是對提摩太最具動力的勉勵。
保羅知道自己快要離開世界,快要為主殉道,他沒有為這快要來臨的苦難有一點懼怕,倒看作自己是被澆奠在其上。「澆奠」一詞有非常深的意思。古時獻祭時,常用酒澆在上面,使所獻的祭更加馨香,稱為奠祭。保羅形容他自己怎樣甘心樂意地把自己的生命為主的道犧牲,好象馨香的奠祭一樣。舊約的奠祭並不是另一種祭,只不過是用酒附加在祭物上,一同獻上而已(民15:5,7,10)。保羅知道,並不是他獻上自己的生命,就能蒙神悅納;他這樣獻上給主、為主舍命,是因為耶穌基督曾為他舍命。他原不配獻上自己;只因基督曾為他獻上的功勞,他才能倚靠主的功勞,把自己澆奠在其上一同獻上,使主的名得著榮耀。
2 凱歌(4:7-8)
保羅曾在教牧書信中,一而再地勸勉提摩太為真道打美好的仗(提前1:18;6:12)。而他自己的一生也實在為福音的真理打了多次美好的仗。保羅第一次游行布道的時候,就遇見一個行法術名叫以呂馬的抵擋他,保羅被聖靈充滿,用神所賜的權柄,叫那行法術的以呂馬瞎了眼睛;這是他初出來傳道頭一次勝利的戰爭。以后他在彼西底的安提阿,也受到猶太人的嫉妒,反駁他所講的道,又在以哥念被人用石頭打;他逃到路司得和特庇兩地,照樣受到猶太人的逼迫;並挑唆眾人,用石頭打他(徒14:5,19)。后來他為割禮的問題上耶路撒冷去,為福音的真道爭辯(徒15);又到腓立比傳道,被下在監牢裡。借著禱告唱詩震動監牢,門都開了,在那裡帶領禁卒一家人信主;以后到帖撤羅尼迦去。他在給帖撒羅尼迦人的書信中說︰「我們從前在腓立比被害受辱,這是你們知道的;然而還是靠著我們的神放開膽量,在大爭戰中把神的福音傳給你們」(帖前2:2)。在帖撒羅尼迦,雖然他同樣受到猶太人的嫉妒,並挑唆眾人來逼迫他,但在那裡他打了最大的勝仗;因為在一連三個安息日之中,他就建立起一個非常堅強而有見証的帖撒羅尼迦教會。雖然他后來離開了帖撒羅尼迦,他所建立的教會卻能繼續為福音的真道打美好的仗;以后他到哥林多和以弗所,以弗所全城也因他震動起來。爭戰是連續不斷的,他卻從來沒有怕為福音打仗,而且是忠心打美好的勝仗。他對哥林多的信徒說︰「我比他們多受勞苦,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被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遇著船壞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裡,又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裡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受勞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飢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體」(林后11:23-27)。在這一切的戰爭中,他並沒有灰心退后,實在可以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
保羅沒有跑不當跑的路。他所跑的路都在神的旨意和 的引導之中。從他在大馬色路上悔改后,立刻開始為主作見証,受神的引導到亞拉伯去有三年的時間(加1:17-18;徒9:1 -25)。以后上耶路撒冷見磯法,后來在安提阿當教師。開始出門游行布道的時候,是接受聖靈的分派而去,並且有其他的同工給他作見証,為他按手(徒13:1 -3)。他到馬其頓去以前看見異象,叫他到那邊去幫助他們(徒16:9)。他並沒有走一條自己所喜歡走的安逸道路,所經過的地方也充滿了逼迫和患難。他對以弗所的長老們作見証說︰「但知道聖靈在各城裡向我指証,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証明神恩惠的福音」。他所走的道路不是為自己的成功、名譽;乃為要証明恩惠的福音。他說︰「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在他所寫的許多書信中,我們可以找到實在的憑據,知道他的見証是真實的。
保羅曾對提摩太說︰「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 能保全我所交付 的,真到那日」(提后1:12)。他在工作中實在為自己所信的道付上了代價;為著要守住所信的道,他情愿受許多人的反對、逼迫。哥林多的教會中有人不信複活的事,保羅極力辯証,証明基督已經複活。他告訴我們,主的複活乃是福音的基本要道,且提出許多基督複活以后向門徒顯現的事實作見証;告訴我們基督如果沒有複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所信的也是枉然。加拉太教會中,有人用律法混亂了恩典的真理;保羅說,他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沒有容讓那些混亂真道的人。使徒彼得在安提阿的時候,所行的事與所信的道有不相合的地方,行動有不符救恩原理之處,保羅都當面抵擋(參《新約書信讀經講義》加拉太書2:11-21注解{\LinkToBook:BookID=105,TopicID=136,Name=六?在安提阿責備彼得 (2:11-21)})。以弗所教會有人不明白,外邦人怎能與猶太人在基督耶穌裡面成為一體?保羅解釋,十字架所成功的救恩已經滅了冤仇,除去他們中間隔斷的牆,說明福音的奧秘,就是使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借著福音同為后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這是神歷代以來隱藏的奧秘。在腓立比有少數割禮派的活動,保羅非常嚴厲地斥責這些人是犬類、是作惡的;他們的行事是十字架的仇敵。歌羅西教會有人高舉智慧派的異端,保羅為了辯正真道,告訴信徒,一切的豐盛都在耶穌基督裡面,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也都在 裡面,那些世上的理學或是人間的遺傳,只是世上的小學而已。帖撒羅尼迦教會,有人存錯誤的觀念,不明白基督再來的道理。保羅一方面安慰那些死了親人的信徒,告訴他們那些在主裡面睡了的人,耶穌來的時候必將他們帶來;又勸勉信徒應該安靜作工,吃自己的飯……。他對所信的道,不容許任何的異端和錯誤的教訓來損害,實在已盡了作個守望者的責任;且不但自己守住,也勉勵別人要守住真道。
總而言之,這幾句話表示,保羅無愧于從神來的托付。他打仗沒有用血氣的兵器,乃是用禱告作為兵器,在神面前大有能力,將人心中的營壘攻破(林后10:5)。他所攻打的不是人,乃是罪惡和魔鬼;也沒有隨自己的意思為真道打仗,或是跑自己要跑的路;一生不為自己沒有違背從天上來的異象(徒26:19),既然他已經打完美好的仗,跑完當跑的路,守住所信的道,當然可以坦然無懼地見主了。這說明保羅所以不怕死的原因,是因為在他心中沒有甚么問題需要解決;既已作完了主人所吩咐的,就可以很放心地到主人面前報告他的工作了。
保羅深信自己可以得著公義的冠冕,聖經中清楚確定,知道自己會得到冠冕的只有保羅一人。不是說其他的人就沒有得到冠冕,但我們只看見保羅那么有把握地見証說︰「從此以后,有公義的冠晚為我存留」,這是非常自然的信心,因為他知道他的神是信實的。既然他已經打完美好的仗,跑完當跑的路,守住所信的道;當然,神按著 的信實,一定為他豫備榮耀冠冕的。當保羅回想他一生所奔跑的路程,已完成神所委托他的使命以后,給我們寫出一幅非常美麗的遠景圖畫。他的已往是值得回想的,不像我們那樣充滿了不堪回道的經歷,過去的忠誠和為基督所受的苦難、羞辱、貧窮,也好象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甚至被人看作萬物中的渣滓、世上的污穢;但是,這一切的苦難是為基督而受的,這就為他奠定了一個美好將來的景象,在離開這世界以先,深深相信有公義的冠冕為他存留;且能坦然地面對為主殉道之苦難,沒有絲毫懼怕,反倒是覺得自己是要去接受一個榮耀的冠冕一般。
他得著主所賜的冠冕,並不單是因為主的愛;也是因為主的公義。他相信主是公義的,所以甘心忍受人各樣不義的對待;也深知主有 的時候。他教訓羅馬的信徒說︰「不要為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12:19)。他對哥林多的人說︰「所以時候未到,甚么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神那裡得著稱贊」(林前4:5)。主不會偏待、忽略保羅為 所忍受的冤屈或苦難;按著公義,也不能不賞賜那為 名忠心受苦的仆人。
保羅並不以為,只有他一人有資格可以得這公義的冠冕;而是認為,凡一切愛慕主顯現的人都能跟他一樣得著。當他唱這得勝凱歌的時候,並不是存一個驕傲的心,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得勝者;乃是存著盼望和信心,相信有更多跟他一樣忠心的人會得到冠冕。另一方面,這句話也表示,保羅所以能夠這樣為主忠心,是因為他愛慕主的顯現;以等候主的顯現作為他生活和工作的目標。在本章第1?`的囑咐中,保羅就說自己是憑著耶穌基督的顯現和 的國度來囑咐提摩太,在這凱歌結束時,他再度提到主的顯現。愿我們像保羅這樣,常常等候主耶穌基督的再來和 的顯現,持這樣的目標而工作。
按使徒的教訓,我們該怎樣傳道盡職?
為什么保羅對將來要得的賞賜有那么堅定的信心和盼望?
第八段 最后的囑咐──結語(4:9-22)
本段記載保羅對同工的一些調動。有些是自己離開,有些可能是保羅打發離開羅馬的,還有些同工,保羅要他趕緊到羅馬來見他。從這些記載中,可見忠心的使徒保羅,在殉道以前,對一些最親近同工的安排和他當時的心情。他似乎有意把在羅馬的同工打發出去,免得受到牽連;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各地教會有不同的需要。保羅按照各同工的恩賜,趁自己未死之先,預作安排;最叫我們覺得奇怪的就是,他把提摩太調來見他,可能因他們之間情感實在深厚的關系。在前書已見保羅本來很想到以弗所去,但未能如愿,所以很想在未殉道之先,見見提摩太,似乎有些話必須當面向提摩太說。且因他也相信提摩太不會害怕受連累而不敢來見保羅,因為他這樣深信,所以就叫提摩太來見他。
9 這個命令是榮耀、充滿信任的,也充滿了愛的要求。保羅知道自己將要殉道,卻要求提摩太趕緊到他那裡,表示他相信提摩太會接受他的要求;也相信提摩太會蒙主保守,不會因他的緣故而受牽連。他深信傳道人的生命在主手中,不到主的時候,惡者是無法加害的;所以放膽地要求提摩太趕緊來,希望在未死之先見提摩太一面。
10上?保羅在寫歌羅西書的時候,曾經替底馬問歌羅西信徒的安,寫腓利門書時也曾替底馬向腓利門問安。可見當保羅第一次在羅馬坐監時,底馬是跟他在一起同工的。現在保羅說底馬離棄他往帖撒羅尼迦去,可見保羅第二次在羅馬坐監的初期,底馬還是跟他一起在羅馬;但當保羅快要被定罪,快要為主殉道之前,底馬就離開他去了。聖經沒有記載,底馬從甚么時候開始跟隨保羅,與他同工;卻記載他甚么時候離開保羅。底馬在最重要的關頭終于離開了保羅,他的離開,實在不是離開保羅;而是離開基督的戰陣,離開主所托付他的榮耀職份。
保羅第一次坐監和這次坐監情形大不相同。保羅第一次坐監,是他自己要上訴于該撒,當時實在沒有很嚴重的罪叫人覺得保羅會被判死刑;但這次保羅被捉到羅馬坐監,卻是忽然被捕的,是受人誣告而被捉拿,且是在尼祿王逼害教會最厲害的時候;當時情勢對保羅和一切的基督徒非常不利,底馬在這時受不住考驗便離開保羅去了。
注意,保羅不是說底馬怕死,怕為福音受苦難而離開;他乃是說他「貪愛現今的世界」而離開他,如果底馬是不肯為基督受苦難,或者以保羅所受的苦難為羞恥而離開,似乎情形還比較好些,保羅乃是說他因為貪愛現今的世界;這比較不敢為基督受苦的情形更壞。底馬為甚么會在保羅快要殉道之前才忽然間貪愛現今的世界呢?為甚么他一直跟著保羅傳道,這一次保羅坐監時,陪著保羅,第二次保羅被捕時也跟到羅馬來,偏偏在保羅殉道之前才貪愛世界呢?保羅這話實是說出底馬離開他的根本原因,是因他那隱藏在裡面貪愛世界的心還沒有除去。我們千萬不要以為愛世界的心藏在我們心裡,我們就一定不會為主作工,不會為主受一點苦。如果你心中隱藏貪愛世界的心,你還可以為主作一點兒工,受一點兒試煉,這種試煉並不會叫你真接受到很大的打擊;或許還能夠增加你很好的名聲,又叫人更尊敬你,像這樣的苦,雖然有愛世界的心,仍然能承受得起。底馬跟著保羅第一次在羅馬坐監的時候,並沒有甚么生命的危險,也不可能受到甚么連累,保羅也深信自己一定會得釋放。這樣,底馬跟著保羅並沒有甚么可怕,而且又可以得到很好的名聲;因為他陪著保羅坐監,在人前顯出他是保羅忠實的同工。可是這次保羅再到羅馬坐監的情形就不一樣了,這次的試煉是真正的厲害,是要命的﹗當這為主殉道的真正試煉來到時,底馬怕自己受牽連就擔當不起;看到情勢不好,更把保羅撇下,自己往帖撒羅尼迦去了。所以隱著貪愛世界之心的人,受不起真正的試煉。約翰在他的書信中說︰「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一2:15)。「愛世界」和「愛父」不能兩立,保羅在此指出,底馬不能跑完他當跑路程的根本原因是「貪愛世界」。今天在主的工場上一面事奉主,一面存著愛世界心的工人應該以底馬作鑒戒。你可以受一點表面的痛苦、貧窮,叫人覺得你曾經為主受苦,是個肯犧牲,和主所使用的仆人在一起工作的人;但如果你沒有丟棄那愛世界的心,那么有一天,那像火一般實際的考驗臨到的時候,你將要像底馬那樣逃跑,站立不住﹗
10下 加拉太是小亞西亞的一省,保羅兩次游行布道都經過這個地方(徒13:14;16:6)。保羅曾在加拉太的路司得、以哥念這些地方受到很厲害的逼迫,革勒士往加拉太去大概是保羅打發他去的,因為下句說提多往撻馬太去,這兩句的語氣是一樣的,表示他們是保羅打發而去的。
10下?在多1:4,保羅也稱提多為「真兒子」。撻馬太是以利哩古的一省,與現今之義大利隔著阿得裡阿海(Adriatic)相對。保羅在歐洲東南部遍傳福音的時候,曾傳到這裡為止。參羅15:19︰「甚至我從耶路撒冷,直轉到以利哩古,到處傳了基督的福音」。
從多3:12可知保羅第一次在羅馬坐監被釋放的時候,曾叫提多由革哩底到尼哥波立去與他相會,大概那次相會以后就跟著保羅想要到以弗所去。后來保羅被捉拿到羅馬,提多也跟到羅馬;保羅知道自己快要為主殉道,而撻馬太的教會需要有人主持,所以在未死之先,打發提多到那邊去。
11 「馬可」是馬利亞的兒子,又名叫約翰,他是巴拿巴的表弟(參徒12:12;13:5;15:37;西4:10)。保羅與巴拿巴在第一次游行布道時曾帶馬可,但第二次游行布道時,保羅因馬可曾中途退出不肯再帶他同行,以致與巴拿巴發生爭執,甚至分開(參徒13:13;15:36,41)。在這時候保羅忽然提到馬可,且說馬可在他傳道的事上于他有益,可見保羅對于馬可的觀念已經改變;另一方面諒必馬可在靈性上比以前更有進步,也可見巴拿巴對待同工實有愛心,有忍耐善于教導,不會因人一時的軟弱,就隨便把一個人丟棄。有人批評巴拿巴和保羅分開是巴拿巴的錯誤,所以自從他們兩人分開以后,聖經沒有再記載巴拿巴的事情;這話末免偏袒保羅,因為聖經沒有記載他的事,不一定表示他不再被主使用。馬可的改變最少証明巴拿巴的看法是對的,巴拿巴作了隱藏的工作,卻在馬可身上顯露出來。保羅認為馬可沒有法子對付、沒有盼望,是不值得再一起同工的;放在巴拿巴的手中,他卻能使他改變成為忠心愛主事奉主的傳道人。
叫提摩太要把馬可帶來,可能馬可當時是在以弗所,或者在以弗所附近的城市為主作工。保羅要提摩太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于我有益處」。小字「傳道或作服事我」,那就是「在服事我的事上于我有益處」。這樣看來,保羅吩咐帶馬可來是要服事他。但這時靠近保羅要殉道的時候,他進入羅馬的正式監獄中,是否能有自己的人在獄中伺候,這是值得懷疑的;無論如何,這話正表示馬可是個謙卑、肯服事人、為主受苦的工人。保羅相信他不怕為自己的苦難而受連累,像本書第1章所提的阿尼色弗,就是冒死來服事保羅也是甘心的。
馬可跟底馬剛好成了明顯的對比。起初保羅以為不可以帶著馬可同工(徒15:38),現在卻稱贊他;雖然馬可在初時有點軟弱,但現在卻忠誠愛主,甚至不怕為主受到牽連,保羅對他也不懷成見;雖然馬可過去有軟弱失敗,現在既然看見神的恩典在他身上改變了他,保羅就放棄他以前的成見,稱贊他的改變。而底馬剛好相反,雖然起初跟著保羅,但后來卻在最要緊的關頭離開了保羅。
12 保羅打發推基古往以弗所,大概是要接替提摩太的工作;而且因為推基古是亞西亞人,在以弗所工作一定較提摩太方便;「打發推基古……去」,也看見保羅在工作上的安排是很周到的。按西4:7-9,推基古曾有一次到過以弗所,這是第二次;上次有阿尼西母一起去,這次是他自己去。那時保羅深信他會被釋放,但是這次卻相信自己必定要為主殉道;所以這兩次的打發推基古,間接証明他在羅馬有兩次進入監獄。
推基古也是保羅的一個好同工。保羅在未了一次到耶路撒冷的時候,推基古已跟保羅在一起(徒20:4);以后跟他同到羅馬,又曾代表保羅去探訪過以弗所(弗6:21)、歌羅西(西4:7)等教會。
13 特羅亞是保羅要去馬其頓以前看見異象的地方,在亞西亞的西北尖端,愛琴海之東岸。「加布」的意思是「果子」,大概是特羅亞的一個信徒。
保羅吩咐提摩太要把他留在加布的那件外衣帶來,可見保羅在地上為主工作,一生過著貧窮的日子,並沒有很多的衣服,我們也可以推想,保羅所坐的監牢一定非常寒冷陰濕,令人難以抵受。
「那些書也要帶來;更要緊的是那些皮卷」。保羅在這快要殉道的時候,卻仍然要看書,要看皮卷;雖然監牢裡是那樣陰暗、潮濕,牢獄中的生活是那么痛苦;可是他卻有一天盡一天的本分,有一天就照常做一天的工作。雖然他知道自己快要殉道,但應該讀的書,他還是照讀,應看的皮卷也還是照看;並沒有因為自己快要殉道,就把整個生活的程序都改變,真是臨危不亂的非凡人物。
14 這裡所說的亞力山大,大概就是提前1:20所說的那個亞力山大。他是個銅匠,為甚么他要多多的害保羅,這裡沒有明說。保羅在以弗所傳福音的時候,有個銀匠底米丟也挑唆眾人反對保羅,很顯然地,他的反對保羅是因保羅所傳的福音使他的手藝生意受到影響。當時的銅匠也和銀匠一樣,製造神神像是他們主要生意之一。保羅傳福音所到的地方,許多人悔改,不拜偶像,影響他們的生意;所以這些銅匠銀匠當然是為他們自己的利益陷害保羅。大概保羅這次坐監就是因銅匠亞力山大的誣告,以致被捉拿。這裡說「亞力山大多多的害我」,這樣看來,不單是控告保羅,把他捉拿到羅馬來;可能還誣告他若干可怕的罪名。
15 「你也要防備他」,保羅提醒提摩太未來之前,就要防備銅匠亞力山大;這樣看來,提摩太到羅馬並非沒有危險,亞力山大既然可以誣告保羅,當然也可以誣告他的助手提摩太。
「因為他極力敵擋了我們的話」。由這話可見亞力山大陷害保羅是因為他所傳的福音的緣故。
16 「初次申請」大概是指保羅初次在法庭上和亞力山大對質。在法庭初次開審的時候,保羅需要人替他作見証,証明他是傳福音的,並不是想要造反,背叛羅馬政府革命的人;但竟然「沒有人前來幫助」。這話是指保羅身邊的同工,如路加等、還是其他人呢?所謂「沒有人前來幫助」,是指那些法庭認為有資格,可以為保羅作見証的人。顯然這樣的人,不會是那些和保羅親近的同工,像路加那樣的人物。既然上文第11節說「獨有路加在我這裡」,當然路加可以幫助他;但是那些被政府信任,可以出來為保羅作見証的人,竟然都離棄了保羅,恐怕自己受牽連,不敢出來為他作見証。
「但愿這罪不歸與他們」。照舊約的律法來說,如果你是見証人而不作見証是有罪的。利5:1 ︰若有人聽見發誓的聲音,他本是見証,卻不把所看見的,所知道的說出來,這就是罪;要擔當他的罪孽。見人發誓而不作見証,尚且要擔當他的罪孽;那么明明知道一個人無罪而不肯出來替他作見証,這在神面前也是有罪的。保羅說︰「但愿這罪不歸與他們」,他希望那些不肯為他作見証的人得到神的赦免,並體念他們的軟弱。
如果應當幫助主的仆人作見証,使他能洗脫罪名而不肯幫助,尚且有罪;何況那些因恐怕受牽連而幫助敵人陷害主仆的人呢?當然他們是更加有罪了。
17 「惟有主站在我旁邊」,在保羅的傳道經驗中,「有主親自站他旁邊」的經驗不只一次,當他在耶路撒冷,被公會的人控告的時候,「當夜,主站在保羅旁邊說,放心罷,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証,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証」(見徒23:11)。另外一次,保羅在羅馬的路上,他的船遇到風浪;就在當晚,神差遣使者站在保羅旁邊,並應許他必站在該撒面前(參徒27:23-24)。當保羅快要殉道之前,雖然他有許多同工,有的是怕受連累而離開,有的是為著工作的需要被打發而離開;但是,主是永遠不變的,在眾人都離開,他沒有人幫助的時候,惟有主站在他旁邊,這就是他的力量了。主站在保羅旁邊,不會空空地站著,下句說「加給我力量」;主與我們同在,必有恩惠和力量賜給我們。
「使福音被我盡都傳明,叫外邦人都聽見」,這話大概是指著保羅受審問的時候,有機會為福音作見証。他雖已在外邦地方傳福音,但卻還沒有當著羅馬君王大臣的面向他們傳福音。他在第一次坐監時,已使御營全軍聽見福音,可是到底還是下層階級的士兵;並不是政府裡面的大官。在此大概是指著那些較有尊貴地位的羅馬大臣和君王,保羅受誣告的原因,可能因為他常常傳講耶穌基督是萬王之王。當他在帖撒羅尼迦傳福音受逼迫的時候,那些攪動當地的猶太人,說保羅違背該撒的命令,傳另有一個王耶穌(徒17:7)。保羅傳福音的時候,不只是傳耶穌基督是複活的救主,也傳 是再來的王;正如他在2:12所說的︰「我們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可見保羅在傳福音的時候,也常講耶穌作王的真理。當時王的稱呼只可用于羅馬君王的身上,他們認為只有羅馬的國王才是王;所以那些控告保羅的人就有很好的機會,說他所傳的福音是要背叛羅馬政府的。保羅並不因為懼怕人的控告,而停止所傳的福音,反倒面對著那些審判他的人,把福音「盡都傳明」。他的受審問正是個難得的機會,使羅馬宮庭中的大人物也都能聽到福音。
「我也從獅子口裡被救出來」。按當時犯罪的人若被定死罪,就被放在戲院裡任憑獅子把他吃掉。保羅這話不會是指著被放在獅子坑裡面再被救出來;按這裡所說的,似乎是他仍在申訴中,尚未被定罪時的情景。而且這裡的「獅子」,原文是單數式,不會是戲院裡面的獅子,因為那一定是不止一只的。所以這「獅子」是用來形容那些敵擋他的人,好象獅子那樣殘暴可怕;雖然如此,他卻從這些人的手中被救出來了。這初次受審的情形雖然非常惡劣,但是他並沒有在那時就被定死罪;可見雖然是到了非常緊急,靠近殉道的時候,但是還不到神許可 仆人應該死的時刻,主還是要救他脫離一切患難的。
18 「主必救我脫離諸般的凶惡」,這諸般的凶惡,可能指著保羅為主殉道前所遭遇的各種凶惡,如不合理的刑罰或恐嚇。保羅深信主的拯救,雖然上文說到他自己已知道要為主殉道;但他仍相信那一切他不應該遭受的「凶惡」,主一定會拯救他的。為著要忠心作見証,直到生命的最終點,主還是要拯救他脫離諸般的凶惡,讓他作完所應該作的見証。
另一方面,這「凶惡」也不一定指他所遭遇的危險,可能指著他自己在心思上所遭遇的試探;正如主耶穌教門徒禱告的時候︰「救我們脫離凶惡」。凶惡原文pone{rou和太6:13的「凶惡」原文同字。如果這樣解釋,保羅在此是說,主一定救他脫離當時所受的試探,即魔鬼在他心中誘使他變節的危險。雖然他目前所受的試煉非常嚴重,所受的苦也可能過重但他深信自己必定不致否認主而失敗跌倒,因為主必定救他脫離凶惡。
「也必救我進 的天國」。這是最根本的拯救。世界雖然充滿各樣的強暴、凶惡,但是神要把 的忠仆接到 的國度裡。主耶穌是我們在孤單中最好的朋友,軟弱時的力量,作見証時的膽量和口才,危險當中的拯救,也是我們走完今世路程時,要帶我們進入天國的主。
「愿榮耀歸給 ,真到永永遠遠,阿們」。這樣的一位救主,我們實在應該從心靈深處發出這樣的稱頌;從經驗當中體驗保羅經驗的,在心靈中與保羅同說阿們。
19?聖經中提這兩人的名字時;常常把妻子的名字放在丈夫之前(徒18:18,26;羅16:3),連這裡一共是四處,這與聖經的一貫習慣完全相背。為甚么這樣記載,我們不明白,可能因為百基拉比亞居拉更愛主,或是百基拉才是真正服事主的,是保羅的同工,所以保羅的目的是要提到百基拉,但因著尊重她的丈夫,所以附帶提他丈夫的名字。他們是因為羅馬革老丟王驅逐猶太人,而到哥林多時與保羅相會的。保羅離開哥林多到 利亞去的時候,他們曾經跟他去(徒16:18),后來到以弗所時遇見亞波羅,也曾幫助過他,給他講解救恩的真理(徒18:24-26)。羅馬人驅逐猶太人的命令取消以后,他們再次回到羅馬(參徒16:3-4)。保羅在寫本書時,他們大概又搬到以弗所去了,所以保羅乃在此向他們問安。
20上 按這話的口氣,以拉都在哥林多住下是保羅所同意的,並不是因甚么不好的原因;以拉都也是保羅的同工,曾和提摩太同被差遣到馬其頓去(徒19:22)。他怎么會在哥林多住下的呢?大概是保羅從馬其頓要到以弗所去見提摩太的時候,經過哥林多,就把以拉都留在那裡。
20下?特羅非摩是以弗所教會的人(徒21:29),保羅第三次游行布道時曾經跟他同行(徒20:4)。在此所稱,保羅把他留在米利都,不會是指保羅第三次游行布道回到耶路撒冷經過米利都的事;因為他曾經與保羅同回到耶路撒冷,而且就因為保羅和他同在耶路撒冷城裡,就引起猶太人的疑惑,以為保羅把他帶進聖殿,以致保羅被捉拿,引起很大的騷動(徒21:27-31)。所以這次他留在米利都,大概也是上文所說的,保羅在羅馬獲釋以后從馬其頓探望了教會,經過哥林多再到米利都想到以弗所去的時候,把他留在那裡。保羅自己可能就在米利都再次被人捉拿,送回羅馬獄中;米利都是靠近以弗所的地方。
特羅非摩病了,保羅就把他留在米利都,為甚么保羅不醫好他的病呢?這給我們看見保羅雖然有醫病的恩賜,但他不濫用他的恩賜,正如他對提摩太一樣。
21 這裡所說的冬天到底是那一年的冬天,是保羅和提多約定好,要他在冬天以前到尼哥波立相會的那個冬天呢(多3:12)?或是第二個冬天。保羅說他已經定意在尼哥波立過冬,如果他是在那裡過了冬天才再前走,這樣應該是指第二個冬天,就是保羅與提多所約定的到尼哥波立去相見,在那裡過了冬以后的第二個冬天。這樣看來,保羅第一次從羅馬監獄被釋放后,有一年多的時間在外面自由工作。保羅要提摩太在冬天以前趕到,可能是因他自己殉道的時候快到;也可能是當時地中海的氣候在冬天很難行船,非常危險。保羅盼望提摩太能早一點來,以免錯過見面的機會,似乎保羅並沒有見到提摩太,就已經為主殉道了。
保羅在此提到四個信徒的名字問提摩太的安,大概是當時在羅馬肯站在保羅一邊的;聖經裡別的地方並沒有提到他們的名字。
22?在這未后祝福的話中。保羅將它分作兩部份︰一部份是為提摩太,愿主與他的靈同在;另一部份是為和提摩太在一起的弟兄姊妹,「愿恩惠常與你們同在」。這樣看來,本書雖是寫給提摩太個人,但其中的信息,也是關系與提摩太在一起的眾信徒及以弗所的教會。保羅既然為「你們」祝福,可見保羅在執筆寫這封給私人的信時,是預算到其他信徒會和提摩太一起看這封信的;所以他也為他們祝福。
從保羅對同工的安排與調派中,可得著什么教訓?
保羅這次下監情形與第一次在羅馬入獄如何不同(參腓1:25-26;2:23-24)?保羅在獄中的傳道工作與上次有無分別?(提后4:17;比較腓1:12-13)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