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第廿一章

掃羅家的命運(廿一1-14)

按我們的想法,這裡的故事既奇怪又令人反感。在大 的授權下,有七個無辜的人被處決,而且他們的尸體受羞辱一段時間。要明白這些情節,重要的是用當時的文化和態度來了解。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描述這些事件,是有一種宣傳的成份在內;因為七個死難者皆屬于掃羅家,很可能有一段時間,大 要為他們的死負全責。故此這裡詳細的敘述,乃是解釋大 的行動。很明顯大 乃是逼于無奈,因 飢荒、因 得到指引要和基遍人了結過去的恩怨。

飢荒(主要的成因,像這次一樣,乃是缺少雨水)時常是古代近東的一個難題──猶如今天在世界許多地區一樣,它折磨所有的 體和國家,造成許多的痛苦和死亡,自然地解釋為上帝對已知或未知的罪的懲罰,大 被這種國家緊急事件,催促去尋找飢荒的宗教原因,結果他直接和基遍人達成協議。

基遍人合並于以色列內,但卻與以色列毫無關系(看書九章)。我們不知道掃羅為甚么攻打他們,但很明顯原因在今天可說是種族岐視。無論如何,他殺死他們許多人,違背嚴肅的和約;但在以色列的法律系統下,他們不能夠得任何的賠償。因為他們不是以色列人。在道德上,他們完全有權得到賠償,也可能他們要求所受的損失的滿意的賠償,即經濟的賠償;好象吝嗇的放高利貸者一樣,他們決定得到完全的報複。掃羅長久追殺他們,直到置他們于死地,但現在個人的責任,要由他的家庭來承擔;故此懲罰掃羅家並非不尋常或不合法的。

大 無法保護這七個人,但看來他已盡他所能。他確保米非波設的安全;當下雨時,他給予那些死者光榮的安葬,而下雨又暗示上帝結束這次飢荒。利斯巴的愛心和無私的行為,幫助大 保存那些尸體免于褻 和恥辱。

這些故事很明顯不能應用在現代或在基督徒社會中,我們應該將它們放在一邊。但它們仍然可以公平地引出當中的教訓。這教訓是︰對任何國家或團體中的少數民族,我們都應給予保護。王的責任,是要將完全的公平,實現在所有百姓當中,盡管違背個人的意愿,和破壞他的聲譽,也在所不惜。此外,應許和承諾必須遵守,而法律也要引伸去保護『二等公民』。在我們的世界裡,富有的強國對較貧窮弟兄的道德責任,可與此作一種合理的比較。但在這過程中,我們必須面對有一些『頭等公民』會受苦的問題。故此,艱苦的命運臨到掃羅的兒子和孫子身上。

大 和他的軍兵(廿一15-22;廿三8-39)

這兩段經文屬于大 統治的較早期,從廿三章卅九節提及烏利亞可以証明這點,因為他的死,曾經于十一章十七節中記載。有關伯利恆的情節(廿三13-17),提及非利士人在利乏音谷駐軍(13節),它與大 初期統治聯合以色列王國時,非利士人的入侵有關聯(參看五18?A22)。

這裡有許多名字,對現代讀者既陌生,而且不大感興趣;但我們一定的要記得,對撒母耳記上下的最初讀者,則絕對感興趣。有一些大 的英雄,是那些早期讀者的祖宗;並且在軍兵名單中提及的地名和族名,提供巴勒斯坦讀者有更多的興趣。

大 確實有兩組精銳軍兵,較小和較重要的一組乃是三個人,按照他們非常的勇猛行為,他們有一種功績的次序(廿三8-12)。另一組是那三十個人(廿三18-39),他們可能是精銳部隊單位,或者傑出的作戰軍團。勇氣、能力、才干和忍耐,乃是這些士兵的特別美德,他們所向無敵︰甚至連巨大數目的非利士人,也不能與他們匹敵(廿一15-22)。

他們除了有軍事才能外,這些人的特征,乃是他們對大 的忠心和獻身,有兩段簡短的情節舉出這點。在廿一章十六節以下,我們看見他們怎樣保護大 ,他們站在他的一方作戰,並且防止他的生命受到威脅。在廿三章十四至十七節,我們看見他們為滿足大 一時的興致,怎樣愿意冒險,他們一定與領袖有很深厚的感情;雖然在這名單的結束提到烏利亞,指出大 對他們的忠誠並不是百分之一百。無疑我們一定要將大 對烏利亞,當作一次獨特的事件處理。

以后的讀者可以驕傲地回憶,他們與鄰國的祖宗,曾經幫助及保護大 得到王位;而且透過他的領導,帶來以色列的勝利和政治力量。包括大 在內,沒有任何的君王能夠成功,而不需要能干和樂意犧牲的軍官的幫助。以色列的成功,是在大 領導下的聯合行動,這是同心合意的合作,無疑有些英雄戰死沙場,好象烏利亞那樣,他們全部隨時冒生命危險。國家不能沒有愛國主義、犧牲和崇高的理想,而能夠強盛。而且可以肯定,國家失去這些美德,便會敗亡,正如以色列也是一樣。偉大的領袖沒有忠心的跟隨者,只有很少的價值。

同樣,精明的軍官需要一位偉大的領袖,大 被他的跟隨者形容為『以色列的燈』(廿一17),這句話總結王對他百姓的價值。沒有他,他們會在黑暗、無領導和無方向之中,也不能達到成功。以色列因為正確地認識上帝供應他們領袖的價值,故此他們愿意追隨大 的領導。在今天的世界,我們過分強調男女平等和個人的重要,因為我們有低估和錯誤判斷政治領袖的特別才干和他們的動機與性格的危險。憤世嫉俗很容易替代忠心。同時,不是所有的領袖,都是上帝所賜的,但是上帝始終統管各國的事情。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