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福音執事的人生觀(5:1 -21)
1 為基督而活的盼望(5:1 -5)
保羅在這段經文裡,把身體比作帳棚來講到將來更美的複活身體,這是保羅的盼望,也是每個基督徒的盼望。
A 帳棚與房屋(5:1 )
1 這節經文是一種比喻的講法,「帳棚」就是比喻我們血肉的身體。「天上永存的房屋」就是指著將來複活榮耀的身體。帳棚只是暫時居住的,房屋是為長久居住的。保羅在這裡是要說明我們肉身生命是暫時的,好像人住在帳棚裡那樣;而複活的身體卻像房屋那樣是長久的居所。
「帳棚」這講法,顯然有舊約的背景。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答應了神的呼召,離開本鄉,在異地支搭帳棚,等候承受神所應許的迦南地業。從此「帳棚」的生活成了亞伯拉罕等候神為他所預備的家鄉的表記。他因順服神的呼召而過寄居的生活,盼望一個更美的家鄉(來11:15-16)。所以在新約聖經中,就用「帳棚」來比喻我們今生的生活,也就是住在肉身裡的生活。這樣,帳棚實際上就是象徵我們的肉身。除了保羅把身體比喻作帳棚之外,彼得也曾這樣講過(彼后1:13-15)。總而言之,「屬地的帳棚」是暫時的,惟有天上的房屋──複活的身體,才是永久的。既然這樣,我們不是只為肉身活著,更是為盼望榮耀的複活而活著了。
注意第1節的話跟上文有連帶的關系。
4:16-18講到︰「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已經說明了今生是暫時的。所以本節緊接上文,意思就是信徒對于世界的享受,榮華……不必太認真,因為這一切都要過去。我們所認真的是那天上永久的房屋,關乎來生永世的事情。為基督而活的人,都該有這樣美好的盼望,不然就比世人更可憐了。
B 房屋與衣服(5:2-3)
2-3 保羅又在這裡用天上的房屋和「衣服」一同比喻將來複活的身體。這複活的身體不只是「房屋」,也是「衣服」。說它是「房屋」,是跟帳棚比較,房屋是永久的,帳棚是暫時的;說它是「衣服」,因它要成為我們的榮耀。衣服能遮蓋羞恥,又能表現榮美。
「嘆息」指人在肉身活著時,因肉身的各種需要和各種軟弱而有的煩惱,或各種力不從心的限製。自從亞當犯罪以后,人類就要汗流滿面才得糊口,勞苦嘆息成為在肉身活著的人的普通現象。基督徒在身體還沒有得贖的今天,雖然心靈可享安息,身體仍不能擺脫人所共有的「嘆息」。
例如︰為著身體有衣食住行等需要,我們就要謀生奔波,于是人與人之間難免發生許多誤會,許多利害的沖突,這些都會叫我們「嘆息」。我們也因為肉身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阻隔,想見的人見不到,想做的事做不成,許多理想無法達到,許多盼望變成失望,這些也都會變成我們的「嘆息」。
但我們在這帳棚裡不是徒然嘆息的。這樣的嘆息,是教導我們更深切渴慕得到那天上的房屋。在第3節末句,保羅忽然間把房屋和衣服混起來講。「好像穿上衣服」,原文沒「衣服」這字,但下文第3節說到「倘若穿上,被遇見的時候就不至于赤身了。」顯明是指衣服說的。我們所得的這榮耀的身體,不但像房屋可以給我們居住,可以讓我們安息,而且像衣服一樣,可以遮蓋我們的赤身。
「倘若穿上,被遇見的時候就不至于赤身了。」新舊庫譯本把「被遇見的時候……」譯作「就不至于發覺……」。英文譯本R.V., R.S.V., K.J.V., N.A.S.B.都譯作Shall not be found naked.這樣看來,這複活的榮耀身體,就是叫我們能夠在神的面前站立得住,不至在基督台前時,才「發現」自己不配站立在榮耀的神面前。耶穌基督是我們的義袍, 遮蓋我們罪惡的羞恥,同時穿這件義袍的人也一定能夠得到複活榮耀的身體,叫我們可以活在永世裡面,不覺得羞愧。換句話說,人如果沒有這榮耀的身體,就根本不能夠活在神那邊,不能夠上天堂,因為沒有複活身體的就像沒有穿衣服一樣。所以第3節說明了榮耀的身體,不只是我們的盼望,且是我們活在天上的基本條件。
照林前15:39-42的記載看來,複活的身體各有不同的榮光,顯明各人榮耀的大小不一樣。
C 脫下與穿上(5:4)
4 本節前半部都有點像第2節的話,不過保羅在這裡進一步解釋基督徒人生的意義。我們在肉身活著,好像在帳棚居住,固然是嘆息勞苦,然而我們卻不悲觀。「不是愿意脫下這個」意即︰不是希望早一點不住在這肉身的帳棚裡。肉身所給我們的勞苦嘆息,並不是叫我們悲觀而不想活,而是叫我們更羨慕基督裡那榮耀的複活。「愿意穿上那個」就是得到天上的房屋──複活的身體。
「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這「必死的」當然是指血肉的身體。這身體被生命吞滅了,意思就是完全改變成為永生的生命,完全隱沒在複活的生命裡了。
全節的意思就是︰神讓我們活在肉身裡,遇到各樣的困難,各樣的勞苦,不是叫我們過一個悲觀的生活,乃是叫我們更羨慕那天上複活榮耀的身體。我們既然有血肉之軀而經歷人生的各種煩惱痛苦,也就能夠體會到,這必死的身體改變成為複活之身體的美妙了。我們肉身雖然是必死的,但因在肉身活著的時候已滿有複活的盼望,所以這必死的肉身之各種悲觀和令人嘆息的事,反而更增加對複活生命的渴慕,並且可以在這肉身的各種限製和煩惱之中,預先體驗那複活之生命在我們裡面的能力,使我們勝過這必死之身體的各種痛苦。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
D 聖靈的憑據(5:5)
5 「為此」是為什么,為著叫那必死的被生命吞滅這個目的。是誰把生命栽種在我們裡面呢?是神。神把 的生命放在我們裡面又加以培植。這生命起初好像是一粒種子包在外殼裡,生命受到肉身的限製;但是到了時候,這種子就會沖破外殼而發芽,長出新生命的形狀來,那就是我們將來複活要得到榮耀身體,那時候神永生的生命就完全表露出來。今天我們住在肉身裡面,就好像這種子還包在外殼裡面,死還沒有完全被生命吞滅。但我們是已經有這種生命的,而給我們這種生命又培植這生命的就是神。
「培植」原文katergazomai,在英文欽定K.J.V.多半譯作work,但中文和合本有多種譯法,如︰「惹動」(羅4:15),「生」(羅5:3;雅1:3),「發動」(參羅7:8),「叫」(羅7:13),「作」(羅7:20),「行……」(林前5:3),「成就」(林后4:17),「生出」(林后7:10-11),「顯出」(林后12:12),「成就」(弗6:13、雅1:20)。
「 又賜給我們聖靈作憑據」,我們怎么知道一定會得到榮耀的複活,必死的身體一定會被生命吞滅而進到榮耀的複活裡呢?因為 賜聖靈給我們。 把聖靈放在我們裡面,就是我們必定能夠複活的憑據(參弗1:13-14)。
既然肉身的生命是暫時的,複活的身體才是永久的房屋,我們又已經有了必然複活的盼望。所以我們不該只為肉身而活,乃要為我們死而複活的主而活。
2.為主而活的人生觀(5:6-13)
A 憑信心不憑眼見(5:6-7)
6-7 「時常坦然無懼」,就是向神常存無愧的良心。如果有任何虧心之處就不能向主坦然無懼了。「時常坦然無懼」表示良心常清潔無罪,這是為主活的人應該有的存心。「並且曉得我們住在身內,便與主相離」,所謂的「相離」是指身體的相隔離。我們還活在肉身之中時,身體成了一種阻隔,使我們不能完全與主同在,卻叫我們學習「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我們雖然沒有跟主面對面相見,但我們相信 的信實,藉著信心經歷 的同在。
「憑信心不憑眼見」,是新約信徒行事為人的原則。林前1章已經告訴我們,猶太人要神跡,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求神跡就是憑眼見,求智慧就是講理智、講邏輯,要通得過理智的才信。這兩樣都不是信心的原則,都是要憑人的觀感和才智來考驗神的存在,不是憑信心認識神的作為。但是今天信徒行事為人的原則,不是憑眼見,乃是憑信心。所謂不憑眼見而憑信心有兩方面的意思︰
1. 在行事上,不憑眼睛可見的超然神跡或憑據,只憑信心,察驗聖靈的引導,學習認識那不可見的神。
2. 在今世的事上不憑眼前所見的得失禍福,而與世人爭逐名利、肉欲,只憑信心,信賴神的公義,盼望將來的福祉。
B 愿意與主同在(5:8)
8 注意,這裡第二次提到坦然無懼。在第6節已提過一次,為什么我們能夠坦然無懼呢?根據第6節是因為聖靈住在我們裡面,作我們的憑據,叫我們知道我們必定能夠從死裡複活,得著屬天的房屋,就是榮耀的身體。本節繼續上文的意思,雖然今天我們住在身內,是與主相離,不能像在榮耀裡跟主同在那么好。可是我們還是坦然無懼,因為我們活著是憑信心,不是憑眼見。
「是更愿意離開身體與主同住」,保羅在這裡再一次表現他的心愿,雖然活在身內是憑信心,與主相離,可是他更愿意離開身體,就是「脫下這個,穿上那個」而與主同在。這思想與他在腓1:23所說的相同︰「我正在兩難之間,情愿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真正愛主的人,必想望與主同在。愛必使我們想念所愛的人。保羅在他的書信中常常流露出思慕主的愛,可見他能夠樣不顧命地勞苦傳道,不是受事業心的驅策,而是受主的愛的驅策。
C 立志討主喜悅(5:9)
9 「所以」可以表示本節是對上文討論所作的一個結論,但也可以表示本節是解釋上文的原因。按上文6-8節講到兩種意愿︰一種是住在身內,與主相離,卻憑著信心行事為人。另一種是更愿意離開這身體,與主同住。這兩種意愿都是在他向神坦然無懼的態度中產生的。在此保羅說出他為什么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都可以向神坦然無懼。因為他和他的同工們,立定了心志,凡事要討主的喜歡。只要能凡事討主的喜歡,就無論與主同在,或活在世上都可以向神坦然無懼。
要討主喜歡,很可能無法得人喜歡,也要舍棄自己的喜好和偏見,專心遵行神的旨意。
D 準備在基督台前顯露(5:10)
10 「我們眾人」不是所有的人,而是特指信徒。「基督台前」指基督對信徒的審判。按林前4:5︰「所以時候未到,甚么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 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神那裡得著稱贊。」這意思是當主耶穌來的時候, 要顯明人心的意念,叫凡服事 的人,從 那裡得著稱贊。 要判斷我們各人所做的事。所以這裡所說的「基督台前」,是指基督再來的時候,在信徒中間所行的審判。在羅14:10保羅也說過類似的話︰「你這個人,為甚么論斷弟兄呢?又為甚么輕看弟兄呢?因我們都要站在神的台前。」「神的台前」顯然是對信徒說的,整段話都是教訓信徒將來怎樣向神交賬。但在神的台前或基督台前,跟啟示錄中白色大寶座的審判(參啟20:11-15)不同,那是名字不在生命冊上之人的審判,是對滅亡的人正式判決而進入火湖的審判(啟20:15)。
E 敬畏主(5:11上)
11上 「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指上節主要按各人所行的報應人說的。為什么保羅和他的同工們要勸勉人?因為知道主是可畏的。主不但是慈愛的,也是公義的, 愿意在現今赦免人的罪,但也要在將來審判死人活人。 不僅審判世界,也要審判信徒。 是可愛的,也是可畏的。
「勸」peithomen是peitho的多數式,有勸告、說服、贏取的意思。英文標準譯本,如︰K.J.V., N.A.S.B., R.S.V.都是譯作persuade(勸服)。使徒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要勸服人歸信基督,又勸服信徒要遵從神的旨意,忠心事奉 ,不但是出于愛心,也出于敬畏的心。這話是特別針對哥林多人說的。因為他們隨便批評神的仆人,又重看這個輕看那個。所以保羅在這裡說明他和他的同工是存敬畏主的心事奉 的,言下之意,是要提醒哥林多人,在事奉神的工作上,不可狂妄自大,隨意批評。
F 赤露敞開(5:11下)
11下 「在神面前是顯明的」即在神面前是赤露敞開的,沒有什么遮掩的。使徒和他的同工,在服事主的路上,沒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隱秘或暗昧的行事,無論什么事都光明磊落,真誠無私,是神所完全知道認識的。他們的勸告,教訓沒有別的意圖。
「盼望在你們的良心裡」,本句中的「盼望」,在中文方面很容易被誤讀成名詞。其實這「盼望」就是「我盼望」的意思,英譯N.A.S.B.作I hope that we ......。保羅和他的同工在神面前既是光明磊落服事主,他希望這種態度,在哥林多人的良心中,也認為是光明的。換言之,希望哥林多人的良心,也能夠明了他們的事奉是清潔真純的。
所以本節描寫了神仆兩方面的生活︰一方面是在神面前對神良心無愧。另一方面是在人面前讓人了解我們事奉主的真誠心志。我們不但要存心光明清潔地事奉神,也要盡可能避免人的誤會,開解人心中的猜疑。
G 凡事求神榮耀(5:12)
12 本節包括兩種人︰上半節的「你們」是指哥林多信徒,下半節那些「憑外貌不憑內心夸口的人」,就是不信的人,可能是不信的猶太人,他們內心不信,口裡又說毀謗的話。上半節是向信徒解釋,他這樣的表白不是在「舉荐自己」,也不是為自己宣傳,而是為信徒的益處,叫他們因著使徒和他的同工們有這樣美好的見証(可夸之處),就可以回答那些不信而毀謗他們的人。
保羅雖然對哥林多信徒說了好些責備的話,但他始終以把他們看作自己一家人的態度來責備,跟那些毀謗他們的不信者完全不同。他雖然責備哥林多人,卻始終是站在哥林多信徒一邊的。凡事為神的益處,不意氣用事。
H 小結──顛狂與謹守(5:13)
13 「顛狂」原文existeemi,原意是驚奇,或神智失常,這字在新約中共用十七次,和合本譯法如下︰譯作「驚奇」共十一次(太12:23;可2:12;5:42;6:51;路8:56;24:22;徒8:9,11,13;9:21及徒12:16)。譯作「希奇」共兩次(徒10:45;路2:47)。譯作「驚訝」共兩次(徒2:7,12)。譯作「顛狂」共兩次,除本處外,另一次是在可3:21。
以上各次英文K.J.V.本分別譯作amazed, astonished, wondered或bewitched(意指驚奇而困惑)。
但在K.J.V.可3:21則譯作is beside himself本節則譯作be beside ourselves(意即忘形),Williams譯本本節譯作go crazy(即神態失常)。
這一節經文的意思不大明顯,「顛狂」到底是什么?有兩種可能︰
1. 指保羅在神面前那種親密的交通,渴慕認識神的經驗,這包括他在林前14章所講的,他在神面前說方言的經驗,意思就是他個人在神面前雖然可以非常自由、親切的跟神交通,甚至會使不了解的人驚奇以為他們是顛狂了(忘形或失態),但雖然這樣,他在哥林多人面前還是要謹守。因為一般信徒不一定有保羅這種高深的屬靈經歷,因而以為怪。
2. 指保羅和他的同工受神恩典激發,為神工作大發熱心,為救人靈魂不顧一切的情形,在人看來彷佛是顛狂了。(按可3:21這字也用在基督救人靈魂的熱心上,甚至 的家人以為「顛狂」了。)這雖然是好事,但保羅在人前還是盡量謹守,以免被人看作是不正常的。
3 為主而活的理由(5:14-17)
在此論到為主而活的理由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主的愛為我們所成就的救法,已經把我們眾人在 裡面跟 同釘死了。另一方面是我們已經成為新造的人,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了。所以我們要為主而活。
A 主愛的聯結(5:14-15)
14 「激勵」原文sunechw是受壓迫、緊迫、團結一起的意思(參Arndt & Gingrich經文字匯及Dr. W. E. Vine新約字解)。在新約中有時候指疾病之臨到人(太4:24;路4:38;徒28:8),有時指內心之「迫切」(路12:50;徒18:5),在路19:43節卻譯作「困住」。
基督的愛怎樣把我們聯結在一起呢?怎樣激勵我們愛 呢? 一人替我們眾人死,使我們眾人的過去都在 裡面同死了。 的死是 愛的最高表現,也是 愛的偉大成就。我們這么多人同蒙救贖之恩,理當受 愛的激勵,彷佛難以自製了整個身心,使我們不再為自己活,只為 而活了。
15 上節是說明基督的愛為我們所成就的事──為我們死。本節是說明主為我們死的目的──是叫我們不再為自己活,乃是為那曾為我們死而複活的主活。既然這樣,為基督而活就是每一個信徒理所當然的人生觀了。
注意「乃為替他們死而複活的主活」,這裡有兩種活︰一是複活主在天上的「活」,另一種是我們這些蒙恩的人在肉身中,在地上的「活」。複活主雖是活的,但 不是在地上活,是在天上活,怎么能夠叫地上的人知道 還活著呢?怎么能夠使地上的人認識天上主的慈愛和榮美呢? 需要我們這些蒙恩的人,為 在地上「活」,叫人們可以藉著我們認識天上的基督。
B 我們已經成為新造的人(5:16-17)
16 我們要為主而活的第二個理由,就是我們已經成為新造的人了。新造的人,對人對事有新的價值觀和新的觀察力。為著証明新造的人的確有新的眼光,保羅用自己的見証為例解,他雖然曾「憑著外貌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 了。」他所謂憑外貌認過基督,實際上就是指他未悔改前對基督福音的誤解,只憑成見與傳聞,就逼害基督的教會。
16節上半節的「認」原文oidamen,下半節的「認」原文則是ginoskamen都是認識或知道的意思,不是承認與否認的「認」。不憑外貌認人,就是不憑外表膚淺的認識判斷人的意思。
保羅特別提到「不憑著外貌認人」,與上文有關系。上文第12節說︰「好對那憑外貌不憑內心夸口的人,有言可答。」可見當時哥林多人中有憑外貌批評保羅,又憑外貌佩服一些另有居心的人(3:1 )。這顯然是哥林多人靈性上的幼稚膚淺的毛病,屬靈的眼光沒有深度。所以保羅特別提起他現在不再憑外貌認識基督的見証,提醒哥林多人不要憑外貌看人。
17 可見︰
1. 所有未在基督裡的人還都在舊造裡面。新造指在基督裡,舊造指在亞當裡。
2. 在哥林多教會裡的人,未必都是新造的人,惟有在基督裡的人,才是新造的人。保羅不是說在哥林多教會裡的人,都是新造的人,而是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
3. 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都該丟棄舊事作新人,有新眼光,過新生活,不再憑肉體的喜好行事。
4. 「新造」顯示與舊的創造全然有別。神造亞當是關乎肉身生命的創造,未有神的生命。但基督裡的「新造」者,卻是注入神生命的創造,使一切成為新造的,他都成為神的兒女,所以我們應該有新的人生目標──為主而活。
4 為主而活的使命(5:18-21)
A 使人和好的職分(5:18)
18 上文提到所有在基督裡的人,都已經成了新造的人。本節說明在基督裡的人,都領受一種職分,就是勸別人與神和好的職分。先是自己與神和好,然后勸人與神和好,所有藉基督與神和好的,也藉 領受勸人與神和好的職分。但18節下半節,保羅比較偏重于說明使徒或傳道人的職分,是一種勸人與神和好的職分。勸人和睦是八福之一,勸人與神和好的職分,可說是蒙福的職分,也是所有稱為神兒子之人的天職(太5:9)。
B 使人和好的道理(5:19)
19 本節有三項重要的事實︰
1. 神主動要人與 和好。
2. 神主動地為人預備了可以跟 和好的救法。
3. 神主動地把和好的道理托付 的仆人們,差他們去勸人與神和好。
甚么是使人與神和好的道理?
「就是神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的道理。人類犯罪以后,無法跟神和好,反成為仇敵。人的罪使人與公義的神對立,只有藉著耶穌基督的救贖,才使人得著神的赦罪而與神和好。
本節雖然只講到人與神的和好,沒有提到人與人的和好,但人與人的關系不和,完全是由于人與神的不和好而起。所有的罪都使人與神不和,也使人與人不和。例如「貪心」的罪,不但得罪了神,也必得罪人,叫人受虧損。所以人與神和好而勝過罪惡的結果,也必改善了人與人的關系。
C 使人與神和好的使者(5:20)
19 本節與18節不同的地方是︰本節所注重的是人,18節所注重的是職分。保羅說他自己是基督的使者,他怎么作一個使人與神和好的使者呢?他好像一個傳達的器皿,讓神藉著他向人說話。另一方面保羅這個器皿很能體會神的心腸,他用很懇切的態度求人與神和好,所以他說︰「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這句話就是描寫保羅傳福音到哥林多去的時候,他那懇切的態度,好像是在求哥林多人來信耶穌,來跟神和好,他為基督的福音和人的靈魂,愿盡一切力量。這句話也可以應用在犯了罪的哥林多信徒身上,保羅站在基督使者的立場,勸他們要與神恢複正常的關系。
D 使人與神和好的根據(5:21)
21 本節說出了救恩的根本原理,我們怎么樣才能夠在神面前得稱為義,就是基督替我們成為罪,為我們的罪受了刑罰,好叫我們可以得救。
「成為罪」是很特別的講法,指基督為我們成了該受咒詛的。按照加3:13︰「凡掛在木頭上都是被咒詛的」(參申21:23)。基督在十字架上時,為我們受了咒詛,被神離棄(太27:46)。有些英文意譯本把「罪」譯作sin offering(如Williams譯本),就是成為贖罪祭的意思,但一般標準譯本仍譯作sin(罪)。
按創4:7的「罪」希伯來文chattath也可以譯作贖罪祭(參楊氏經文匯編)。
問題討論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試定出本章的主題,並分析全章。
保羅用帳棚比作身體有什么背景和屬靈意義?
對于將來榮耀之身體保羅用了什么比喻?有什么意義?
1-5節的主要教訓是什么?
6-13節為主而活的人該有怎樣的人生觀?保羅的人生觀可以作我們的榜樣嗎?效法保羅會不合時宜嗎?
試解釋11節下,12-13節。
為什么基督徒要為主而活?
怎樣才是新造的人?跟舊造有什么不同?新造的人在世上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