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上六19~21〕不錯,基督的同在是有福的,但是,人也必須聖潔才可以。伯示麥人擅觀神的約柜,沒有虔誠敬畏神的心,所以神擊殺他們。他們因被擊打就不要約柜。他們不對付他們所以遭擊打的原因,他們反而不要主的同在,這是多么可憐的事﹗我們是像伯示麥人懼怕主的同在呢?我們還是基列耶琳人歡迎主的同在(撒上七1~2)?
對非利士人來說,起初只當約柜是戰利品;但現在反而覺得它是負累,如果不解決,便很危險,然而他們甚至不知道怎樣挪走它。這裡描述的非利士人很值得同情︰他們深感困難和焦慮,但卻不能征詢以色列的上帝,或者以色列人的祭司和先知的意見。他們采取的步驟非常合理和有次序,並且顯示相當的謙卑。由于他們對真神的無知,所以他們又尋求巫術和巫師。第四節提及的黃金製品的目的可稱為『求同情的巫術』(sympathetic magic),他們盼望及相信那些金老鼠和金痔瘡,當被帶離非利士強界后,也同時消滅那些真正的老鼠和痔瘡。聖經作者沒有否認及嘲笑他們的信仰,相反上帝悅納他們這樣做。最重要的乃是真誠地尋求和順服上帝的旨意;上帝不會因人的軟弱和愚拙而定罪,人類始終是上帝的創造物。
這段經文並不含有合宜宣教的語調,同時,當這些外邦拜偶像者好象人對真正的上帝有所認識和回應,需要『救恩』的時候,讓我們注意以宣教加以回應。正如使徒保羅這樣問道︰『沒有傳道的,怎樣聽見呢?』(羅十14)今天人類最大的需要仍然是上帝的知識、引導和救恩。
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這段經文強調以下事實︰以色列強盛的敵人自愿將約柜送回,以色列並沒有使用龐大的軍事力量去得回它。這是一個盼望和鼓勵的信息,給在主前六世紀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太人,他們已失去聖殿和重要的聖物,但上帝仍然掌權 ,故此在適當的時候,波斯人將準許他們重建聖殿及歸還部分的財物。
然而,信心必須依靠上帝,而不 眼在任何神秘聖物和律例上,無論它多么具傳統或珍貴。毫無疑問,那些在敵視基督教的社會中因信仰受逼迫的基督徒,已經學會這個功課──不然的話他們將失去信心。基督徒的信心最終的依靠,非聖經、聖物或神職人員,這些不是絕對必須的。這就是為甚么耶穌避開有關正確敬拜地方的問題(約四19-24)。上帝的恩典讓我們擁有許多 同在和介入我們的生活記號,這些都是 的恩賜,我們要為此而感謝 ,但千萬不可將這一切變成拐杖和偶像。
非利士人很高興挪去約柜,而以色列人也很高興物歸原主︰但情形遠為複雜得多。非利士人現在再次暫時退回幕后;但作者讓我們看見,神聖的約柜在以色列人手中,猶如在非利士人手中一樣具有強大的力量。上帝的力量不是可以讓以色列人限製在盒子內,也不可以被限製在教會、禮拜堂和會所裡,他們會愛護但卻不是經常如此。
在伯示麥的災難(六19)很明顯完全出乎居住在那裡的以色列人意愿之外;他們曾經假設處理約柜時要小心及虔誠,正如非利士人開始有傳染病那樣。例如,他們確實知道只有利未人才可以運送,只有聖職人士才可處理聖物。今天我們可以將七十個人的死亡,歸咎于同一種傳染病蹂躪在非利士人的鄰近地區,然而以色列的虔誠人,雖然對病菌和細菌一無所知,但卻清楚知道上帝是掌管生命和死亡的奧秘。
所給的解釋是事情發生后的注釋,可能有些居民對約柜好奇而引致犯罪,但是從希伯來文無法知道究竟他們是如標準修正本所記的偷看,或是凝視它。另一個解釋于古代希臘文譯本(即七十士譯本),很多近代學者把它視為原文,正如新英文聖經所譯︰『當他們歡迎耶和華的約柜時,耶哥尼雅(Jeconiah)的兒子們沒有與伯示麥其余的人歡呼, 就擊殺他們中間的七十人。』無論接納那一種說法,我們都覺得懲罰比過失為重,但這段經文要強調上帝的能力,並且警告以后的以色列人,不可藐視 。
無論如何,暫時安放在基列耶琳,進一步接近耶路撒冷了,但仍有一段距離(參撒下六章)。可能非利士人雖喜歡運走約柜,但卻拒絕把它送到任何一個以色列主要的聖所。若是如此,以色列的悲哀(七2)更加容易明白了。此外,以色列仍然受兩次戰敗所影響。非利士人由于戰勝,使他們可以入侵以色列境內。約柜歸還他們,只是暫時使他們喜樂,但非利士人的統治,卻仍然沒有減少。雖然如此,約柜回到以色列地,是一個盼望和應許的記號,『榮耀』已回到以色列(四22);而以色列人得到肯定,上帝不會一直不行動。上帝的同在永遠是個盼望的記號,無論環境如何黑暗。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