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第廿九章

大 被遣散(廿九1-11)

掃羅的進退兩難已過去,除了死亡和災禍之外,現在他沒有甚么盼望。大 的問題也同時在戰事之前解決──事實上,非利士軍隊在亞弗聚集向前移動之前,大 從來沒有接近戰場。可能這一章聖經背后有一個動機,即詳細敘述這一點,以反對任何惡意,指控大 曾對抗他的同胞,和幫助非利士人殲滅掃羅的軍隊的宣傳。這是這幾章經常可見的動機︰顯示上帝信實地、一再地為大 的好處 想。就算大 遷往非利士境地是一項錯失,但上帝並沒有遠離不理他,不但如此,另外一個突出的主題,乃是上帝在外邦之地如同在以色列,一樣活潑和大有能力;正如約柜曾在非利士境內顯明上帝的能力(五章及以下),故此現在也顯明上帝的能力,在同一個外邦國家與大 同在。

我們活在一個只有較少人相信所有的神的世界。在西方大多數的人相信一位上帝,或者完全不信。故此我們不容易完全懂得,古時汛神論的吸引力。對許多以色列人,這甚至是『自然』的信條,而那些忠實地敬拜獨一的上帝(耶和華是 的名字)的以色列人,在當時反倒是少有的。因為這事實,聖經作者常感覺到需要強調他們的上帝的權力和影響力,顯明 掌管世界上各樣的事情,包括在以色列境內和境外。對泛神論信仰的一個主要批評,是他們不能看見生命或歷史的全部模式或目的︰所有的事都變成彼此沒有關連和無意義。現代的許多非泛神論者,都傾向于這種觀點。今天的人很容易看上帝為一種能力,將上帝的能力幾乎歸結于經濟力量、科學、貧困等等;變成宿命論和無感情的人。一個人需要看見目的,以便去感受在他自己的生命及活動中的目的。上帝工作于經濟、物理、農業、及所有人類的活動中,正如 在宗教信仰中工作一樣。

這個故事顯示不信上帝的人,他的洞察力和智慧,仍然怎樣被上帝所管轄。亞吉絕對信任大 ,雖然他是受騙者,被大 愚弄;但其他的王──在他們精明的頭腦下──挽救大 避免對抗他的百姓這種冷酷的環境。這樣他們給他有機會保存在以色列中的名聲,並成為以色列王──最后他有能力,可以一次打敗非利士人﹗如果這些非利士王能夠豫見將會發生的事,他們可能會贊同亞吉的計畫──不是因為大 可以信任,而是因為他不可以信任。

大 強烈地抗議他被遣散(8節),可能他嘗試讓亞吉王一直有種印象,他現在仍是以色列不共戴天的仇敵;這樣他的欺騙較需要更進一步。當他在非利士期間,欺騙成為他生活方式的整個根基;但掃羅失敗和死亡之后,形勢便急劇地改變了。上帝可以在道德的難題和失敗中,挽救 所揀選的領袖,正如挽救肉身的危險那樣容易。上帝的主要角色,在舊約和新約都一樣,乃作為救主; 應許將他的救恩賜給所有人,那些接受者,不只是有一次轉變的經驗,而是每日每時,在全部生命中,在所有道德問題的根基上,不斷相信和接受。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