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第廿三章

大 與基伊拉(廿三1-14)

掃羅當時仍然控製大局,在基伊拉的事件,可以証明以色列人,甚至大 的家鄉猶大,也準備忠心支持王。事實上一個城鎮如基伊拉,不能做甚么事,惟有向掃羅忠心︰如果一個神聖城鎮像挪伯也遭洗掠,只因懷疑他同情大 ,這樣基伊拉如果拒絕交出他,又有甚么希望可以逃避掃羅的憤怒和報複呢?

基伊拉的情節,說明大 這段時間的窘迫──一種他不容易解決的進退兩難,故此最后他被迫離開這個國家(廿七章)。這件事給大 一個機會,來衡量他的跟隨者的力量和保護程度(現在已經有六百人,13節),整體有所增長,但也產生嚴重的問題。一個單獨的人可能不被注意,並得到足夠的食物,可以在猶大南部荒涼和無人之地生存;但六百人卻不能隱藏很久,這地也不能維持他們很久,他們為 安全和供給,惟有繼續流浪。

大 接 有不易解決的問題需要面對;但他不是沒有資源。他有先知迦得,及祭司亞比亞他的事奉來提供意見;換句話說,他可以求問上帝, 永不會令人失望。掃羅雖然擁有權力,但卻失去引導;長遠來看,他一定會失敗。

如果上帝引導大 去基伊拉,為甚么撤退像失敗者?答案乃是這不是真正的失敗。雖然基伊拉的百姓不愿意收留大 是事實,但這只不過是故事的一部分;如果他們真的收留大 ,掃羅會占據這個城(注意7節中,他說的話),並且在攻入時捉拿大 。更重要的是,基伊拉的事件指出,大 友善和協助這個城鎮,乃是出于自愿,不用任何的補償或帶給他們任何的傷害。雖然他們沒有表示,但百姓一定感激他。故此大 為將來建立了良好的信譽。如果他與猶大同支派的人疏離,這會是他致命的因素,他不能再發生挪伯這種事件。如果這個發生在基伊拉的事件圓滿了結,會幫助大 抵消挪伯屠殺中帶來壞的名聲。

大 在基伊拉顯出,他將百姓的利益放在自己之上,並且他仍是以色列對抗非利士人的戰士。他領導下的一小撮力量,本來不可能對抗侵略的非利士軍隊──掃羅一定不愿對付這龐大的軍隊──但在基伊拉中,非利士人不是入侵領土,而是發動軍事侵襲,去搶劫和騷擾那裡的猶大人。

仍然在上帝引導下,大 及時地離開基伊拉。繼續躲避掃羅(14節),雖然他毫不放松追捕,但上帝卻無意讓掃羅捉到他。

大 的死裡逃生(廿三15-29)

這段經文指出大 離開基伊拉后,向東抵達隱基底(29節),他不能繼續向東去;隱基底在死海沿岸(看下圖)。他現在置身于曠野和較貧脊的郊野,附近只有細小的城鎮,其中一個是西弗;這故事顯示他的情況何等不安全,如果本地居民對付他──西弗的百姓果然如此﹗他們出賣大 沒有甚么好處,但是我們也不能怪責他們。他們很難相信大 會作王,他們只能幫助正統的權威,去捉拿一個逃犯。至少他們不會被控忠于支派多于忠于國家。

這段經文把約拿單和掃羅作有趣的對比。事實上這裡是故意的幽默,當掃羅及他的全軍不能加害大 時,卻清楚看見約拿單毫無困難地與他的朋友接觸及交談。有人猜大 信任約拿單,容許約拿單找到他。這是撒母耳記中約拿單最后的故事──下回我們將聽到他的死亡(卅一2)。在他與大 的最后談話中,他將自己的寶座讓給大 ;而那時掃羅努力堅持抓住他的寶座,消滅他的對頭。最后,正當掃羅的行動造成大 警覺和恐懼之際,約拿單的角色 是鼓勵大 ;他正是為此而來。

聖經作者使用這個有關約拿單的簡短故事,向讀者証實一件事實,沒有人可以阻止大 作王。這樣強調大 並非篡奪者;約拿單在生時,也承認大 是王。這種強調非常重要,抵消一些不利大 的宣傳,避免在大 得到王位后流傳。

有關掃羅險些捉到大 的敘述,教導我們同一個功課;無論如何接近去捉拿大 ,掃羅最終也不能改變上帝的計畫。在此情況下,他差點成功,只因為非利士人之故,他不得不放棄,故此上帝使用非利士人去挽救大 。

政治局勢已經發展成為三角的斗爭︰掃羅看大 及非利士人為他的仇敵;非利士人看大 和掃羅為敵人;在大 方面,他只把非利士人視為仇敵,但沒有意思成為掃羅的對頭。他盡量躲避他,不與他作戰,大 盡力使同胞不會疏遠他。在此形勢下,非利士人開始進攻(27節),逼使掃羅認識到他們才是主要的對頭人,而放逐追捕大 一段時間。

這件事正好說明了歷史的複雜性和曖昧不明︰被非利士人侵略的以色列人,和掃羅及他的軍隊,兩方面都沒有看見上帝的手在非利士的進攻上工作。這需要信心的功用,去相信上帝統管一切人類的事情;而許多時候,只要回顧就可以看見 的目的。不必等到大 成為君王,以色列整體才能如聖經作者那樣解釋這次非利士的入侵。

這件事也是聖經的神跡一個好例子。許多神跡不一定是超自然的事──非利士的侵略,很不幸是每日發生的事情──但神跡是有時間性的。如果非利士人遲一天才進攻,大 可能已被掃羅捉到,並且無疑會被處決。對大 而言,這侵略發生在洽當的時間。這次脫險,使他深深感謝上帝,也增強他對上帝的信心。但對掃羅而言,這件事也是一個訊號,如果他有卓見去意識的話,便明白對大 不懈的仇視,上帝不會站在他的一方。然而,很可惜他把大 的脫險的全部責任,都推在非利士人身上,而沒有看見上帝在這些事中的目的。他錯誤地以為自己可以辨別是上帝的手使大 進入基伊拉(7節)。掃羅像我們一樣打 如意算盤,去看上帝的手,會任意地讓我們選擇去做某些事,而忽略其他的事情,這是典型的人性。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