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拿之歌是一首希伯來的詩歌,與詩篇很相似。許多近代聖經譯本將它編排成為詩體,對我們很有幫助。希伯來詩歌有兩個特色,在翻譯上可以看見。第一個特色是所謂『平行體』(parallelism),差不多每一行都有『平行』的成分。換句說話,第二行回應第一行,更加強調第一行的意思。通常第二行會用不同的話講到同一件事(第六節是一個好例子);有時它會是對比(第四節是這種的例子);有時候,這些平行又會在半行中找得到(6節);有時又可能不只兩次平行(2節)。希伯來詩歌體的另一個特色,就是經常使用暗喻(metaphors)及修辭法(figurative speech),若單從它們字面的意思入手是很錯誤的。在這詩歌裡的地的柱子(8節),當然不是字面的意思;又如不育的婦人生七個兒子(5節),也是一樣。很多時候,這兩種特色一起出現在希伯來詩體中,便好象產生一種黑白照片的效果,故單從字面入手會不正確及誤解它的原意。事實上,一個不能生育的婦人怎能生下七個孩子,也不會每個大家庭的母親反倒衰微(5節),這裡主要的意思是指上帝可以高舉謙卑人,和令驕傲的羞愧。
哈拿之歌仔細回憶第一章中的兩件事,就是她競爭的對手和她的不育,以及上帝可以解決這些難題的事實。撒母耳的出生,不單對哈拿,也是對國家的祝福,故哈拿之歌可稱為『國家狂歡』之歌。真正的敵人(1節)乃是非利士人,我們在第四章初次看見他們;他們的傲慢可從歌利亞的挑戰看見(十七8,10,43-45),但無論如何,撒母耳的出生豫報他們的必敗,及將在以色列開始一個強大的王國。這個盼望是肯定的,因為這位應許的上帝, 不是一小撮本地百姓的神,而是有能力統管宇宙的上帝, 乃掌管生命和死亡之主(6節)及創造者(8節)。故此那些信靠 的人,無論現在怎樣軟弱、孤獨和缺乏,都會有光明及歡樂的未來。
哈拿之歌還有另一個層面,非利士人當然已消失在歷史上有好幾百年;但這首歌也帶給那些因最后亞述及巴比倫的入侵而受苦的以色列人希望,這些國家終必滅亡。新約聖經更加關注我們屬靈的仇敵,最后的得勝不是一國家勝過另一個,乃是公義勝過罪惡,上帝勝過魔鬼的勢力(參弗六10-17)。在這場斗爭中,誰站在正義一方,不是偶然的出生問題,而是經過選擇和下決心的。哈拿之歌正配合這種解釋,信實的人(faithful,譯者注︰中文和合本作聖民)與惡人(9節)有很強烈的對比,更同時描繪上帝衡量所有人的行動(3節)。
這首詩歌的主角是上帝自己,這段經文詳細地勾劃出以色列充足的信心,有人說這首詩最重要和最突出的是第二節,這節聖經提及有關上帝的三方面︰
(一) 是聖的。希伯來文聖潔(qadosh)不是容易翻譯的字,它主要意思是與『玷染』相反;換句話說,這個詞強烈地區別兩類生活模式。上帝與玷污不潔的事毫不相干,特別因 的兩種屬性, 的能力和完全的道德,是與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區別的,使敬拜 的人對 畏懼,表達尊敬和奉獻。
(二) 是無可比的。在一個有許多男女神只的環境宣告上帝與他們是不同的,是值尊敬的。尤其是以色列起初只是一個細小軟弱的國家,根本沒有想到會成為一個團結強盛的國家(在大 領導下),故她感恩地宣稱她的上帝的能力是無可匹敵的,這是比承認只有一位上帝存在更進一步。今天我們的環境非常不同,無神論比多神論更加威脅基督徒;雖然如此,仍然值得記念──而且時常宣稱──我們上帝的能力是無可比的,科學、經濟、星座或命運,一切的力量,在 至高無上的統治下,都變為不重要了。
(三) 是值得信靠的。盤石常常是上帝的暗喻,表示 是百姓的堅固不動搖的避難所。 的能力不是一些盲目的、無固定性的力量; 的行為的目的,雖然時常奧秘難明,但 總是為 的百姓以色列最終的好處設想。過往上帝在困難時永不失信地幫助之經歷,給以色列及 的詩人在展望未來時充滿堅定信心。
這一幕仍然在示羅,只是偶然提及拉瑪;現在舞台的中心是以利和他的家庭,撒母耳父母則退居幕后。說聖經故事者很細心和技巧地讓我們看見這兩個家庭,特別是他們的兒子,有很鮮明的對比。撒母耳的家庭雖卑微,但 很快樂,團結和虔誠──有一個值得驕傲的兒子撒母耳。另一方面,以利的兩個兒子,不單不順從父親,而且造成公開的羞丑,他們有兩方面的罪行,引致他們及祭司的職事聲名狼籍︰
(一)貪婪\cs8(12-17節)。這段經文的背景是以色列人通常的祭祀,敬拜者帶到聖所的牲畜是可吃用的,一部分的祭物是特意留給事奉的祭司。事實上以利的兒子『改革』了以前的傳統,他們按照自己的興趣,豫先揀選那些祭肉。在農業社會,肉類乃奢侈品,他們靠這些牲畜來耕種。故此,他們的傲慢如貪婪一般厲害。
(二)淫亂(22節)。這種罪很明顯不用解釋。事實上迦南人的廟宇裡有許多廟妓,以利的兒子可能引進偶像以及這些不道德的行為來到示羅。迦南人(即早在以色列入住前,在巴勒斯坦的原居民)仍然保留不少的丘壇來進行宗教儀式,而且更有廟妓,他們認為人的繁殖與土地的繁殖是彼此相關的。無論如何,以利兒子罪惡昭彰的行為造成丑聞。
要記得以利不只是示羅的主要祭司,在以色列最重要的聖所服事;他也在政治方面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是以色列的一位領袖(『士師』,參四18),可惜他不能管教自己的兒女﹗在以色列中存在 領袖的危機,年老的以利已經不適合再治理,他們的兒子在道德方面很明顯也不適合治理。當時撒母耳在示羅長大,得到許多前來敬拜的以色列人的愛戴(26節)。然而,比百姓的贊同更加重要要乃是上帝的決定, 喜悅撒母耳,也決定以利的兒子一定要死;廿五節不是說他們不能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乃是他們這樣做攔阻上帝成就將來的計畫。他們的父親警告他們罪無可赦︰他們的責任乃是為人代求,而其他人卻無法為他們向上帝代求──他們是高位的祭司,卻故意藐視上帝。
在這卷有關領袖的書,以利的兒子是一個實物教材,作為不適合做國家領導的主要例子。當時,傲慢自大和自我尋求乃社會上那些有權力的人的試探,雖然以色列沒有太多政製方面的保護,但他們有一位上帝指引他們的前途。
以利對他兒子無效的管教,隨即帶來一位先知的責備。神人不像先知那樣屬于專有名詞;百姓統稱在他們中間那些有特殊的超自然關系的人們為神人。我們一般認為先知純粹是舊約的一種現象,其實是我們限製他們在日后的活動;我們趨向于一種觀點,以為他們是豫言未來的作家。其實他們在古代世界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許多世紀以來,他們主要的工作是說話,而不是文字。聖經也提及其他宗教的先知(例如王上十八19),並論及先知在新約時代的活動(例如徒廿一7-14)。他們的活動各有不同,但這章聖經中不知名的先知是所謂舊約的『寫作先知』的典型例子,他豫言未來的事情,也責備罪惡及宣布懲罰。
作者詳細描述他說的話,目的是進一步讓讀者知道,撒母耳記的歷史事跡不是偶然的,乃是完全由上帝所計畫的。以利擁有一個尊貴和冗長的家族(正如27節所承認的),他的家族的衰落,一定令當時的以色列人損失慘重,尤其是緊隨而來的被一個外邦敵國非利士人侵略和占領。這裡帶給在巴比倫被放逐的讀者一個功課,他們正在十分灰心地生活 ;他們喪失王朝(大 的后裔)帶給他們接近四個世紀穩定的領導。應用這幾節聖經的教訓,讓虔誠的讀者看見,同一位的上帝能豫見及豫定臨到他們的政治局勢的重要改變──透過幾位先知的信息豫言出來。
對以利的譴責,指出他與兩個兒子的罪行有關。作為一個家族他們曾被尊敬數個世紀(27節的祖先一定指亞倫或利未),但是現在他們充滿貪婪和自我尋求,故此上帝棄絕那些棄絕 的家庭。以色列人若要看見繁榮的時候來到(給讀者的盼望),那些背叛 的人將要遭受困難,甚至死亡(31-33節)。以利的兩個兒子、何弗尼和非尼哈必會死亡,祭司的職分也傳給更合適的人選;這裡的豫言超過撒母耳而至撒督(參撒下八17),這個家族執掌耶路撒冷的大祭司職分達八個世紀之久。這章的最后一節指出,以利的家庭不會一起消滅,但必變成為輔助者,淪為二等祭司。
這一段教導我們,在以利的家庭衰落和選人取代他之中,上帝在工作。我們不要忽視祭司在以色列人眼中的重要性。今日西方人時常認為神職人員是無用的旁觀者,不能影響任何政治現實;但相反地,近代伊朗的歷史,顯示在許多較不世俗的國家和社會,宗教領袖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如果他們失去了這個大祭司家庭,而沒有任何代替的話,以色列會受極大的損失和道德方面的影響。
同時,這裡也提醒讀者,上帝不會,只是一時的念頭,而興起一個家庭和貶低一個家庭。如果上帝的決定有時奧秘, 行動的則不奧秘,三十節清楚指出這個管治的原則︰尊重我的,我必看重他;藐視我的,他必被藐視。有關這節聖經,何頓(Stuart Holden)曾這樣寫︰『尊敬上帝不一定要為 作偉大的事,而是心裡不斷以 的決定為依歸,用 的標準衡量每一件事的價值,竭力貢獻生命的每一分力量,來榮耀 的名。』 《每日研經叢書》
【撒上二32】「你必看見我居所的敗落。」意思就是說神要離開會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