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上十五29〕『以色列的大能者』,原文沒有『者』字。在希伯來文,這句話作『以色列的能力』或作『以色列的希望』。小注作『以色列的得勝』。全部新舊約聖經,頭一次題起得勝就是此處。這裡說得勝是不會說謊的,得勝是不會后悔者。以色列的得勝是一個人,就是基督﹗得勝不是你自己的問題,得勝是基督替你活出來。 倪柝聲《得勝的生命》
一場攻打亞瑪力人的戰役,成為王與先知的主要沖突;掃羅和撒母耳經過這次爭吵后,便永遠分開了(看35節)。對現代讀者困難之處,乃是認為撒母耳對王的教訓極其嚴厲,結果我們險些兒站在掃羅的一方;但聖經作者卻清楚知道,他不單站在撒母耳的一方,更強調撒母耳是上帝的代言人;故此掃羅反抗的不是撒母耳,而是上帝。我們主要問題是受到一種傳統的觀念所束縛,不明白內中的宗教意義;神性的誓言要根除一個民族和他們的財物。這裡事實上不單是一個誓言,也是一個神聖的命令(3節)。不只以色列有這種實踐──很幸運,這不是古時戰爭中經常出現的情況。
我們要公正地認識這個背景︰亞瑪力的全部歷史,第二節間接提到(參出十七8-13,申廿五17),很清楚只要亞瑪力人存在,便沒有以色列人,無論這國家的南部是怎樣的和平。我們也要注意這裡有一種獻祭的觀念,是與殲滅有關;對以色列軍兵而言,不但是屠殺亞瑪力人,也是遵照上帝的吩咐。然而,作為基督徒我們只能贊同以色列人尚有許多有關上帝的品格要學習,並且虛心地承認,三千年之后,我們的子孫也可能認為我們很初淺,在神學上十分幼稚。我們只能夠盡我們最好的才干和理解來聽從上帝,並且時常去尋求擴大這種理解。
這一章引起現代基督徒一個更廣闊的論題,這是許多舊約中視戰爭為一種神聖的責任和行動的經文之一──『聖戰』,這種現象是很普遍的。申命記第二十章是關鍵的一章。一個國家在戰爭中,必須祈禱,尋找上帝的引導和拯救,真誠地嘗試尋找和平及和解的方法,這是一回事;但有人自義地沉迷在暴力沖突中,這完全是另一回事。許多時候歷史上的基督徒──與其他人──使用這些舊約經文,公開施行殘暴和赤裸裸的侵略,這是可悲的。這裡有三方面需要指出︰
(二)這些經文多數是回顧性(retrospective),而非程序性的(programmatic)。換言之,申命記二十章(作為例子)是回顧過去的歷史,並且認識迦南人的宗教會嚴重威脅以色列人對上帝的信心。這章聖經不能作為鼓勵和判斷未來的戰爭。
(三)無論如何,我們一定要從整本聖經中,得到我們的指引,而不能單單從這一章上下文中抽出歷史性的結論。以色列人自己並沒有將這場戰爭看為『聖』;並且在先知的教訓中,有些人入侵使以色列受苦,正是所謂『聖戰』,卻是上帝給予 的百姓的懲罰。故此上帝真正的敵人,並非一些個別的古代及現代的國家民族,乃是在任何地方出現的罪惡勢力。對付這些的武器,同樣也是屬靈的和非表面的︰參以弗所書六章十至十七節。
無論如何,我們對掃羅的同情是錯的。他離棄撒母耳的教訓沒有加以詳細的解釋,但肯定不是人道主義的動機。可能他希望亞瑪力王亞甲的生命可作贖金,可使得皇家國庫得利。但至少一點很清楚,他默許他的隨從盡量搶掠,甚至在被撒母耳挑戰時,他還設法掩飾,說他的動機乃是使獻祭時可以用最好的牲畜(15節),但卻是謊話。掃羅是否為貪婪而搶掠,這一點不是十分清楚,但無論如何,他表現的並非對人道主義有興趣。尤其是,在對非利士人的戰役中(十四章),他表示的要盡力聽從上帝的命令,現在已經消失了,也許他在那戰役中所作的是錯誤的。
掃羅肯定不是疏忽,而是驕傲自大,要保存他的王位。他沒有充分的理由來違背撒母耳的教訓,但他卻這樣選擇。作為君王,他必須決心做應該做的事。我們常會有一種傾向,對那些叫我們應作甚么事,產生反感;特別那些有權勢的人,更不容易承認其他高過他的權威。
接續而來之事,掃羅被這位憤怒的先知嚴厲地指責,他不再承認掃羅為合宜的王。掃羅任性的行動,不但疏遠撒母耳,也疏遠那位揀選他作王的上帝。事實上掃羅在有生之日,仍然作王,但是從那天起他的命運已經注定,別人將得到他的王位(28節)。至于亞甲,他最終不能逃避死亡──卅三節清楚指出,他在戰爭中的殘暴,現在是罪有應得了。
撒母耳說的話重點,是廿二節以下的詩歌豫言。像其他先知一樣,撒母耳對照宗教內在的真實和外表假裝。許多以色列的王(雖然掃羅不在內)犯了拜偶像的罪,卻同時仍然繼續維持在耶和華面前各種獻祭的製度,同時容許甚至鼓勵所有違背律法的行動。許多人以為只要我們照習慣參加教會和經常靈修,上帝會稱贊我們的虔誠,便不理會我們品格上的缺點和錯誤的行動。先知在這方面的信息既清楚也不含糊︰正直和完全順服上帝的命令,乃是虔誠生活的惟一基礎。上帝的命令已經清楚告訴我們;過去和現在都是那樣,甚至在特殊情況下,我們都可以時常知道上帝的旨意。順從當然包括而不是排除內裡的虔誠和外表的遵守。
廿二節是這章聖經的鑰節,或多或少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種挑戰︰聽命勝于獻祭。特別是對掃羅,和以后生在以色列和猶大寶座的所有繼承者。君王要時常順服,不可例外,不能因為他們不合意而承認其他人有比上帝更高的地位。此外,在實踐中順從意指順從 的先知;上帝的話被掃羅所厭棄的(23節)是在第三節中,撒母耳給他的命令。在某些程度上,以色列君主製度的歷史,乃是君王與先知之間的沖突之歷史;因為君王擁有政治權力,但先知卻擁有宗教和道德的權柄。在公開的宗教禮儀和慶典中,不容許君王不聽從先知而不受懲罰。掃羅可能不是偽善者,但必定是淪入對許多君王而言是一種試探,要得到虔誠的聲望,而過份浪費在宗教慶典上,目的是盡量向百姓掩飾事實,和他們背后的丑惡、貪婪和不義。對這類后來的君王而言,撒母耳記上十五章的故事提供一個嚴重的警告︰不順從上帝必然會失去他們的王位,只是或遲或早的事。
這一章多過一次,指出上帝后悔掃羅作王。這只是人類語言類比,正如廿九節清楚指出,上帝是真實的,不會像人一樣犯錯誤和改變主意。也許用最佳角度看上帝怎樣對待人──特別是在舊約中──乃是類似國際象棋游戲。上帝容許人,例如掃羅,擁有完全選擇和行動的自由;但 會時常對他們的行動作出回應,並且在適當的時間改變 的策略、技術和方法。在某些方面,掃羅是大 的襯托,犯錯的王顯然要被正義的王所代替。但掃羅不是稻草人任由擺布,上帝也曾給他機會,去証實他自己是位值得尊崇的王,但因他自己的失敗,這樣上帝才『后悔』,並且采取步驟從他身上挪走這個王權。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