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幾章,經文中沒有提及猶大了,現在我們讀到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拿以色列與猶大在東約但的軍事結盟做背景。歷代志作者也保留一個幾乎相同的大行動故事︰列王紀上廿二章五至卅五上半與歷代志下十八章的故事幾乎完全相同。這件事實令開頭幾節經文的變化顯得更有趣。
本章開頭(1-4節)繼續第二十章所談的以色列及亞蘭之關系。這裡沒有解釋猶大王約沙法來以色列的事;但他立刻同意以色列『解放』拉末的要求。稱這地方為基列的拉末是強調以色列對邊界城鎮的主權。這個名稱可能仍然保留在位于今日約但與敘利亞交界的藍達(Ramtha)。歷代志作者在最初三節指出約沙法取得財富后便與亞哈結親,而后者在一個盛大宴會中迫他加盟進攻亞蘭。約沙法的回答是『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與你的民一樣』,這一點兩處經文都有記載,但是只有歷代志作者提及有關的背景。但是,這種熱誠顯然是適宜于對客人表達而不能作為最后的官方決定,因為約沙法后來提議先求問耶和華。這一點是為音拉的兒子米該雅的引進安排機會。
米該亞故事的敘述帶 很大的幽默成分──也像許多幽默故事一樣,十分偏頗,對以色列及以色列王的一般性先知預言加以嘲弄。亞哈王已經將他的政策征詢他自己的臣仆(3節)。為了滿足他的猶大『兄弟』,他現在招聚一般人認為是上帝的仆人──人數約四百。他們答允上帝會全力支持。約沙法要他先求問耶和華;亞哈則征召先知。現在,約沙法特別要求一個『耶和華的先知』(7節)。
從名字看(意是『誰像耶和華?』)米該雅像是合適人選,而他的對手西底家(耶和華是我的公義)不幸沒有與上帝名字的含義配合。米該雅已往的敵對記錄令他見棄于亞哈王。在約沙法溫文有禮的要求之下,亞哈王只好召見米該雅。召見米該雅時,以色列王與猶大王在撒瑪利亞城門前,激發了表達忠君愛國之士的熱誠的集會,西底家與『所有的先知』(12節)則排演預期中的勝利場面。
米該雅聽見來召他的使者所說的話,便態度莊嚴的表示他會向耶和華 忠。令人驚奇的是他到達會場會見四百名『先知』時的贊同對應(15節)。是他的勇氣盡喪呢?抑或他的回答事實上表示了他對上帝的計劃效忠?以色列王,像許多受嬌寵慣了的孩子一樣,有一分精明的預感,知道順應自己的方式和聽自己喜歡聽的話對他並不是最有利的(16節)。
另一個問題是米該雅的積極神諭並不合適,這不僅是指他對亞哈王的支持與他自己的『動態記錄』不相符合。耶利米書以故事形式作極類似的討論,說明如何分辨真假豫言。耶利米當 祭司和眾民面前,對哈拿尼雅豫言巴比倫劫數令耶路撒冷聖殿中的一切器皿及大 王的后代(廿八2-4)得以歸回的事,作了以下的回應(廿八6-9)︰
阿們﹗愿耶和華如此行,愿耶和華成就你所豫言的話,將耶和華殿中的器皿,和一切被擄去的人,從巴比倫帶回此地。然而我向你和眾民耳中所要說的話,你應當聽。從古以來,在你我以前的先知,向多國和大邦說豫言,論到爭戰、災禍、瘟疫的事。先知豫言的平安,到話語成就的時候,人便知道他真是耶和華所差來的。
好先知傳壞消息是必然的行徑;好消息可能來自壞先知。米該雅在亞哈王盤問之下改變論調,不是說豫言勝利而是提及以色列眾民沒有領袖散落四處的可怕景象(17節)。于是受了威脅的以色列王對他的貴賓說,『我豈沒有告訴你。』
現在我們的才能遭到雙重困惱,我們的神學感性受到雙重考驗了。開始的部分較為容易,即是說故事真正的結構令『上帝的先知』──只有米該雅在眾先知中成為以色列王最先感興趣的唯一對象。但是當米該雅提出兩件完全相反的事時,我們是否肯定應該選他──到底我們選的是那一個米該雅?
我們可以再一次說明我們的問題。問題的核心在以色列王對米該雅的連續反應中清楚表達了。他先是激怒的說,『我當囑咐你幾次,你才奉耶和華的名向我說實話呢?』(16節)。然后他得意洋洋的說,『我豈沒有告訴你,這人指 我所說的豫言,不說吉語,單說凶言么?』(18節)。對這位王『真實』及『有利』的是甚么?聽他所想聽的,但走上滅亡的道路;或聽從米該雅可怕的警告而避開災禍?我們必須提醒自己,『真理』一辭的希伯來文不太強調『正確』,而是更含有可靠與忠實之意。希伯來文『真理』形容其中所包含的關系。事實上在英文中,我們的『真實』朋友也可能會出錯和誤解我們的。
評估聖經上的先知豫言,我們最好是選擇一個豫告即將發生之事的米該雅。但是這種選擇是受到年輕的基督徒團體的會員所決定,他們宣稱他們的上帝和他們的一些機構是聖經豫言的終極與實踐;而沒有按照舊約本身所提供關于『先知豫言』的作用及目的等資料而選擇。希伯來聖經中的一個非常重要部分是較為 重先知訊息的效果,而不是証實他所說的。
約拿書譏笑這位『主角』惱怒尼尼微城的知錯悔改。雖然他最初表現了不服從,但終于趕到尼尼微城宣告這城四十天之后必傾覆。尼尼微謙卑悔改,令上帝轉意不降災禍,而這位使者竟發狂怒。他對初期所托使命的逃避作簡潔分析,說他一向知道上帝有豐盛的慈愛、不輕易發怒。但這訊息必須傳遞以達成所期望的后果。
同樣的,因耶利米以上帝的名義說耶路撒冷聖殿會有災禍而將被殺的時候,有些長老挺身為他辯護──
當猶大王希西家的日子,有摩利沙人彌迦對猶大眾人豫言說︰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
錫安必被耕種像一塊田,
耶路撒冷必變為亂堆,
這殿的山必像叢林的高處。』
猶大王希西家和猶大眾人,豈是把他治死呢?希西家豈不是敬畏耶和華,懇求他的恩么?耶和華就后悔,不把自己所說的災禍降與他們。若治死這人,我們就作了大惡,自害己命。(耶廿六18-19)
整段敘述中最有趣的部分之一是米該雅的異象(19節及以下),它與更有名的以賽亞異象內容很相似(賽六)。兩個異象都提及看到上帝坐在天上的寶座上。兩者皆報導一個騙人的使命(見賽六6-10)。在聖經異象的報導中,它們好象是很不平凡,但它們卻是緊密聯系的。為了令人相信他們所說的耶和華參與這件欺騙行動的事,以賽亞與米該雅都得對他們曾私下在天庭的會議之事加以証實。
米該雅報導上帝找合適的方法去『引誘』亞哈。這個希伯來字在別處譯為『欺騙』或『勾引』,或用『欺詐』。耶利米為了這件事對他的上主作出極其痛苦的埋怨──
上主啊﹗你愚弄了我;我上了你的當;
你比我強大,你勝過我。
人人都嘲弄我;
他們整天把我當作笑柄﹗(耶二十7,摘自現代中文譯本)
在各種行動進行之后,有一個靈上前來,說他愿意在眾先知口中作謊言的靈(21-22節)。這裡有兩點值得強調。耶路撒冷聖經正確地提出『這個靈』而有別于標準修訂本所說的『一個靈』,我們也可以譯它為『這股風』,甚至『這股力量』。然后又說這些欺詐的先知是『他的』,即是說是亞哈的,不是耶和華的。不可忘記前面在『眾先知』與『耶和華的先知』米該雅之間的區別。
西底家比標準修訂本的譯者更領會到靈或風或力量是一體不可分開的(24節)。但他卻不懂米該雅的話意,且拒絕耶和華的靈已離開他,卻未離開米該雅這一狂妄的意見,又處罰米該雅。米該雅當然說神靈的確藉西底家說話,但說的全是刻意的謊言。米該雅擔心他們要經歷的災禍,証實他所說可怕的話。情況果是如此。
米該雅諷刺地描述西底家抖縮在后面房間以躲避災禍,促使以色列王將米該雅囚禁在撒瑪利亞受苦,吃不飽喝不足,直等到王平安回來。米該雅並不就此畏縮,他說,『你若能平平安安回來,那就是耶和華沒有藉我說這話了﹗』(28節)。到此為止,這是最后提及本章重要角色的事了,至于他的結局,或他工作的另一階段,再沒有提及。他已完成他應做的事。聖經中不少重要先知只是出場一次,我們也都是只被選派一次去做真正重要的工作──當機會出現時,但愿我們對這暗示有所回應。
本章的最后部分(29節以后)將一些未完成的細節連結起來,但也開始另外一些細節。即使亞哈企圖掩飾自己的身分(以致令容易受騙的約沙法陷入險境),也無法避免遭遇歹運。他與他列祖同睡,由他的兒子承繼王位(40節);他以前雖曾謙卑認錯,正如第廿一章末了部分所期望的,但仍無法說是逃避他所應受的懲罰。同樣的,有撒瑪利亞的狗去 干淨他那染了血的馬車,並不與殺害拿伯的耶斯列現場相配合(見廿一19)。但是,對這些細節來推敲,會令我們在討論舊約聖經中的豫言目的時失去重心。在本章裡,米該雅的責任是去探查而不是去預告。
我們只在亞哈一生事業的總結(39節)才第一次得到有關他的紀念碑及美麗建築物對以色列文化傳統的貢獻(見以利亞與亞哈{\LinkToBook:TopicID=127,Name=以利亞與亞哈(十八1-19)}),但是這段經文不能算是稱贊。本章最后幾節經文對亞哈的南面戰友約沙法作了簡介(41-50),也將亞哈的兒子亞哈謝介紹給讀者(51-53)。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