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開頭四節對這位英勇領袖的晚年,作清楚的描述。『大 王年紀老邁』,這是非常少見的短句。同樣的字眼也用來形容約書亞(書十三1;廿三1)──大 的前一位以色列統帥,藉此作為整個時代的結束。死亡的陰影步步進迫,雖有厚被遮蓋也無法使他溫暖。他的部屬為這一位曾經有過許多女人的大情人在以色列境內找了一個美貌童女來令他得溫暖,恢複生機。(書念與雅歌六13的書拉密相類似──在傳統上,亞比煞即是詩歌中的女主角。)但按這希伯來動詞的巧妙卻又曖昧的意思,這裡說『王卻沒有與她親近』(4節),是指他完全不知道有童女在身邊呢?抑或他根本不能與美貌童女造愛?這問題應可以提醒我們聖經上還有其他『年紀老邁』的人,如沒有孩子的亞伯拉罕和撒拉(創十八11)。
亞多尼雅是大 仍然生存的兒子中最年長的。因為父親的處境令他開始嘗試公開爭取他想要的身分,宣布他是王位的繼承人,甚至組織合適而重要的侍 團。從第六節的記載,我們很難知道這位王子是個嬌生慣養的人,抑或是對無拘無束的王室生活有所準備的人選。大 每況愈下的健康顯而易見,存 權力的真空是在所難免的;而第一位繼承者與約押(大 王多年的元帥)與亞比亞他(兩位大祭司之一)聯結商議,但不是所有的祭司、先知和勇士都支持他(8節)。他們在商議后,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宰了牛羊、肥犢請客,還官式地邀約王的眾子及臣仆參加。只是客人的名單有極顯著的遺漏。這不是証明亞多尼雅與人勾心斗角,但是至少說明了他知道有那一些人因注意到他爭取王位的情勢而不悅。
聖經故事反映我們人生經驗最貼切的方法之一,是大部分靠口頭傳遞、報導和提問。讀了大 寢宮裡的場景之后,我們必須自己判斷,到底是拿單與拔示巴提醒國王他對所羅門所作的應許,抑或他們對這個既無能力揭穿他們的計謀也沒有能力去做任何事情的老王施詭計。
拿單沒有真正對所羅門母親說(11節)亞多尼雅已經立自己為王,他只問對方有沒有聽到有關的報導。我們所知道的,只是按寫故事的人所說,有關亞多尼雅以東道身分在嚴肅的慶典中出現,至于對他的性格則沒有作進一步說明。拿單建議拔示巴向大 提出一個問題,且答應去支持她的建議。到底他們是不是迫大 承認自己未曾說過的話?這一點曾經引起辯論而且可能是事實,但只是可能而已。
拔示巴與拿單對大 指出(15-27節),重要事件正在耶路撒冷發生,他既是一無所知,也沒有授意容許事件發生。我們即使是力不勝任,也不會喜歡別人來指正﹗國王受了拔示巴和拿單的話所激發,于是再次伸張王權,發號施令。
拔示巴首先來見大 ,她也是首先被國王召見的人(28-31節)。當日對她所起的隆重誓約現在生效了。到底拔示巴對衰弱的老人的回答『愿我主大 王萬歲﹗』是出于愛意與感激,抑或帶 譏誚口吻,或是純粹迫于宮廷禮節?
不僅是拿單,還有撒督大祭司及王的護 長比拿雅都被邀到大 王面前接受國王的命令(32-37節)。大 告訴他們他已膏立所羅門為王統治以色列和猶大。比拿雅(名字含義是『耶和華已建立』)慎重地加上自己的祝禱,說耶和華一定保証大 的選擇。接 敘述的,就是韓德爾不朽名曲Coronation Anthem裡所描寫的情景。
權勢的改變是多 的戲劇化﹗那些參與亞多尼雅慶典的人,曾經似乎恰當地代表了耶路撒冷的勢力,且大權在握。就因為大 出奇製勝的措施而令他們陷于瓦解。他們從其中一位領袖祭司的兒子約拿單(41-49節)那裡,知道了年老的國王不但另有計畫,且已付諸實行,甚至在床上向自己選立的兒子屈身下拜。他們發現自己參加了錯誤的黨派時,就都驚惶,紛紛離去。
本章的結尾(50-53節)說所羅門的兄長懼怕自己因此喪命,便抓住祭壇的角不放。所羅門的誓言令他有信心從壇上下來。但是當他向所羅門下拜時,他只是獲授命回家;這件事以后還有下文。
列王紀在開頭第一章要讀者留意一些甚 呢?為甚 歷代志作者只是輕描淡寫的用『大 年紀老邁,日子滿足,就立他的兒子所羅門作以色列的王』來做總結(代上廿三1與廿九28比較)?列王紀上一章毫無疑問使讀者了解這個政體的權力斗爭中所表現的人性及其運作。所羅門並非聖人;我們倒應對他是否有權繼承王位加以考慮。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