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上其余的章節,是大 對所羅門關于建殿的囑咐,關于敬拜組織的特別指示。廿二章和廿八至廿九章有相當多的資料相同,主要的不同點,在于后兩章是在公眾面前對所羅門的囑咐,而廿二章則是私下的囑咐。插入的廿三至廿七章,包括執行聖殿職務的詳細指示。
歷代志關于大 對所羅門的囑咐叮嚀再三的事實,顯明那囑咐是多么重要。在十七章所暗示的,所羅門是上帝所選定擔任建殿工作的那一位,現在已明示並且加以解釋(7節)。我們已經看見(在十七章)大 被稱為『戰士』(請比較廿八3),並非含有該譴責的意思。類似地,所羅門被描述為『安靜的人』(比標準修訂英譯本譯的『太平的人』為佳。譯按︰中文本也作『太平的人』),意思不是祝賀他有道德的品質。大 與所羅門之間的對比,祗在顯示上帝的旨意已到了要建殿的時候了。第八節的要點,可以參照申命記十二章十、十一節的話來加以了解;那裡的話是對早年的以色列人還只在『應許之地』的邊緣上講的,命令他們尋求『耶和華你們上帝所選擇……的居所』,為的是可以在那裡獻上他們的祭物。這種『尋求』是要在主賜給他們『安靜,不被四圍的一切仇敵擾亂』之后(申十二10直譯。譯按︰『太平』一詞應譯作『安靜』,理由見前)。在那裡的『安靜』一詞,現在接上了與所羅門的關系。(標準修訂英譯本八節第二次出現的『太平』一詞,像頭一次出現的一樣,應譯作『安靜』,在這裡已再顯示與申十二章十節的關系是多么密切。)這一切都增強了十七章所說的、不同的人奉召做不同的工作,以他們各自的方式配合在上帝更大的旨意之中。
這個主題現在更向前進一步。歷代志直到如今一直說明大 不適于擔任建殿的工作。在這裡我們看見有一樣資格也是所羅門不夠的(4節)。假如大 不合格作興建的人,所羅門便不合格作策劃的人。大 形容他『年幼嬌嫩』(譯按︰『嬌嫩』,標準修訂英譯本譯作『無經驗』),這話表示他在這方面的才能頗為不夠。標準修訂英譯本的『無經驗』,不足以表達其弱點,他甚至是怯懦,這就是原意所指的。這種缺點,是他年幼的一個因素,是難于克服的。但它並不祗是年幼本身那樣簡單。所以,所強調的要點是︰建殿的工作需要大 與所羅門二人的恩賜與才能結合起來,即使后者必然會有建殿的光榮反映在他本人和他的統治期間。上帝的工作就是這種意義而言,都是合作的。是上帝為自己呼召人出來成為教會,而不是成為許多個別人之總和的含意。並沒有『獨來獨往』之基督徒這回事。(請比較新約以教會為『身體』的描述,見林前十二12以下各節。)正如我們在前面已經注意到的,補充工作往往可能意味 是接受次要的部分。但那部分一定是必要的。(關于『一起齊心協力』這個主題的探討,議參考米憐〔B. Milne〕所著《我們彼此相屬》〔We Belong Together〕一書,IVP印行。)
強調了大 與所羅門之間的相輔相成,並不否認有一目標要所羅門去達成。這個目標包括兩方面。
(甲)上帝的心意是 的子民應享受『安息』。按王國具體的辭語而言,就是不再戰爭而得享太平所表達的。在別處,在第四誡,我們在那裡得知脫離勞苦而得安息的概念(出二十11。在這裡,不能否認地是用不同的一個字,即shabbat,英文為sabbath〔安息〕。但這一點無須影響我們的要點。)『安息』決非祗含有不作努力的意思。它的含意最好從創世記一至三章的背景,就是人類受造所要過的生活被瓦解的背景來看。舊約安息的概念,不是別的,乃是重建上帝和 的被造物之間純正的喜樂(請參創二9)。安息是脫離最初因忤逆、被咒詛之后而有的勞苦(創三17-19)。因此,現在脫離仇敵而獲安息,乃是享受上帝賜與以色列之地必要的先設。(關于在應許之地的豐富,請參考申八7-9。這幅圖畫當然包含了申十二10之安息的概念,正如我們在當前的章節提供的。)
歷代志作者所持安息的概念,具有這一切積極的含意,和由他特意指出的(1節),大 征用勞工建築聖殿只限于國內的『外邦人』,而得到証實(不過這種局限實際上為時甚暫)。這種區分使現代讀者感到極不公平。但這是與舊約強調上帝的祝福先臨到 的百姓相吻合的。(在這裡又再見到申命記奠下的基礎。關于以色列人與別國人的分別,請參申十五2-3。這並不是壓迫性的『種族隔離製』出現的所在,例如從申十四29──在那裡『寄居的』一詞,與我們這段經文中譯作『外邦人』是同一個字。但在申命記的神學中占有支配力量的因素,就是在這時使歷代志作者受鼓舞的因素,乃是上帝最終的目的藉 的百姓而得以實現的。見申七6及以下各節。不過,我們不能忘記,創十二1-3提出的『萬族』的終極的內文。)這樣看來,對于安息的正確了解,對現在和那時屬上帝的子民來說,包含享受 的創造,承認 的創造是為了所有屬于 的人──而且,進一步享受上帝自己。對于基督徒來說,終極的『安息』是超越現世的(來四9-10)。不過,按這種意義形容的安息,是今生也能成為事實的。
(乙)上帝子民的目標,就是他們與所羅門一同達到的目標,也有一個見証的層面。這是一個在敘述所羅門的統治時會變成顯著的主題(代下一至九章)。在這個階段,讓我們祗要注意到聖殿必須『高大輝煌,使名譽榮耀傳遍萬國……』(4節)。這也是安息的內涵之一部分,是百姓要享受的。他們作上帝的子民,他們存在的一個緊要原因,是在全世界面前証明唯獨上帝配受敬拜(聯系我們剛剛才提及的創十二1-3)。聖殿的壯麗,並不是自縱自炫的,也不是把更大的榮耀獻給所羅門──而是一種象征,在世界上這樣的象征是重要的,它見証以色列的上帝乃是統治全地的上帝。教會把對上帝的認識當作自身的權利,是決不能經歷她的『安息』的。誠然,對上帝的真認識和贊揚,是不能隱藏的。
大 對所羅門的囑咐(10-15節),乃是一切將要進入事奉上帝新任務或工作范圍之人──和那些委派他們的人──的模范。它有三個要緊︰(甲)保証,(乙)勸勉,和(丙)禱告。
(甲)上帝同在的保証作為這囑咐的框架,出現于十節和十五節。這裡明示此工作是交托所羅門,而且上帝的同在保証此工作會成功地完成。我們已經看見大 的成功始終都歸功于上帝的手(請比較十二18︰『你的上帝幫助你』,和十八6︰『大 無論往那裡去,耶和華都使他得勝』)。上帝同在的保証在這裡不是含糊的愿望。上帝的同在表明 不停參與那些事奉 的人的事奉。上帝的同在總是有可以看到的目的。上帝的同在終極的目的便是救恩本身(請比較賽七14那著名的預言,在那裡以馬內利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的意思,和賽八8,10那較不為人注意之概念的發展)。
(乙)既然上帝的工作與對那工作成功的神聖保証之間的連系不是永不改變的,這樣賜下的保証必然與順服的要求有關的(剛才引証的賽八8令人不安地顯示︰上帝的同在可能帶來不幸)。十二節在這方面包含了一種勸戒,比任何我們在歷代志所見對君王說的話都更明確。所用的言辭使人強烈地想起申命記(例如十二1,影響可追溯至書一7-9〔威廉遜的見解〕,在摩西把權力轉移給約書亞,和大 把權力轉移給所羅門之間,存在一種延伸的平行的關聯)。
順服上帝的定義被闡釋為順服『耶和華藉摩西吩咐以色列的律例,典章』。這裡所說的是指包含在妥拉(摩西五經)裡面整體的條例,其中最為人所熟悉的便是出埃及記二十章一至十七節的十誡。所以,與所羅門建殿的特殊工作連帶在一起的,是一般必須依照上帝的標準去作。在我們的時代,上帝的旨意是太常從特別啟示的關聯中去尋求,而想象的順服便作為對這些啟示的回應了。但在聖經中,新約和舊約一樣,引導和順服大都是照上帝的標準一致的意義去介紹(例如,請參詩廿五篇。在這裡不可能把新約對舊約律法的態度詳加討論;但讀者可以參考羅三31;加五13-26)。基督徒最關注的,是他們的德性必須用上帝的德性去塑造(羅十二2)。在舊約方面,那些君王,決非可以免除這種要求,而是特別受到要服從上帝命令的勸戒(請比較申十七14-20)。因此在基督教的領導層中,作領袖的敬虔總是比當時的工作更加重要的。讓我與你分享祁克果(Kierkegaard)的自白︰
我從前曾考慮過,能否不讓自己被基督教俘擄過去;不做別的事,只敘述並解釋它,按這個詞最后且最決定性的意義而言,我自己不是基督徒,然而卻引別人歸向基督教。
只在現在,借助于深重的受苦和悔改的苦味,我或許才明白向世界死,它使我能正確地論到我藉 罪過得赦找到的我整個生命和我的得救。
(引自麥哲利治〔M. Muggeridge〕所著《第三約》〔A Third Testament〕,柯林斯〔Collins〕出版社印行)
(丙)最后,但不是不重要的,是在我們委托去工作的過程中要禱告。十一節,大 禱告,說耶和華會把『聰明智慧』賜給所羅門。這與歷代志下一章十節所羅門自己的禱告非常吻合,那個禱告極其顯著地已蒙應允了,所羅門的智慧變成他的王位的印記之一,而且確實是家喻戶曉的。智慧的本質在這裡與我們剛才討論過的遵守律法有密切的關系,不過,在舊約裡面,就一般而言,遵守律法是比才智、一般的勝任和自我節製的范圍更廣的。(約瑟和但以理便周全地把那些品質表現出來。)不過,在這裡最緊要的一點是︰任何重大事業,都需要禱告作堅固的基礎,擁有大的才能還需要禱告作為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上帝確實賜智慧給所羅門(我們記得,他本身顯然不適于承擔大任;請參4節),不但藉所羅門自己在此之前的禱告,而且也藉大 更早階段的禱告。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