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上第十五章

新機會和新任務(Ⅰ)(十五1-29)

(一)

第一次嘗試把約柜運到耶路撒冷遭遇不幸(十三章)后,大 現在決心要正確地來做這件事了。我們在上面注意到烏撒的命運,與大 較早沒有遵守禮儀的正確方法有關。這一章的頭幾節,在撒母耳記下六章相應的經節中,並沒有出現,這幾節是要描述大 仔細留意那些他以前忽略的事情。這種關注一開始在一至三節就很明顯,為了把約柜運回耶路撒冷,歷代志在此作了一些明確的準備;而在撒下六章十二節以下,祗是把這些準備作為假定而已。大 先給約柜預備一個『地方』,那地方顯然不是尚未興建的聖殿,大抵是遵照律法關于聖俗之分的要求(例如,請參利十七3以下),從城中分別出來的一個地方,他在那個地方支搭了一個『帳幕』,也許是照會幕的樣式,就是在曠野時期放置約柜和作至聖所的(出廿六7以下)。那個真的會幕仍支搭在基遍(請比較代下一3)。所以,大 決定不移動那個會幕。(王上八4說,所羅門后來把會幕,連同約柜運進聖殿。這是否指原來在基遍的那個帳幕,或是大 所建作為代替的較新的帳幕,則不清楚。)但無論如何,他行動的過程,都正確地履行上帝律法有關的要求。

最重要的(2節)是他注意到一些細節,確保約柜要照原定的方式運送︰只用利未人運送(申十8,請比較民四1-15;至于那些杠的規定,請參出廿五13-14)。他們的『自潔』(12,14節),是指禮儀方面的準備,這個詞可能包含出埃及記十九章十四、十五節和廿二節的意思,在那裡提到上帝『沖過來』(parats)到百姓那裡的概念,提供一個與烏撒命運的連系,這是大 的準備工作要避免的覆轍(請參上面十三章──尋求約柜{\LinkToBook:TopicID=117,Name=尋求約柜(十三1-14)}及十四章──無完全的人{\LinkToBook:TopicID=118,Name=無完全的人(十四1-17)}的注釋)。大 對正確實施搬運約柜的關注,在廿六節已達于頂點,那裡說(撒下六章也是這樣),當約柜成功地重登前往耶路撒冷的程途時,便怎樣獻上了感謝祭。歷代志,不像撒母耳記的那段經文,表明順利是出于上帝『幫助』(譯按︰中文本作『賜恩典』)利未人, 的幫助是報答他們忠于禮儀。(論『幫助』的主題,請參上面代上十二章──你的上帝幫助你(Ⅰ){\LinkToBook:TopicID=114,Name=你的上帝幫助你(Ⅰ)(十二1-22)}的注釋。)

所以,第二次大 做對了。第二機會,上帝的恩典終于出現了。對于基督徒來說,要緊的不是密切注意禮儀所規定的細節,由于這些細節已不再直接加以應用了。然而,許多基督徒的一生卻布滿了一個接一個良機的喪失──不論是在教會內的培養和教外的服事與作見証方面;或在教會工作中應用上帝所賜才能方面;或在確知上帝已呼召我們去行動的過程中,許多良機都被誤失。

機會被象征性地比喻為一個奔跑越我們而去的人。他飛快地超越而去,機會只此一次,所以必須在決定性的那一瞬間把他攫住。他有綹頭發垂于前額,攫住那綹頭發,便必定可以把他捉住。他的頭后面便沒有甚么可以讓人抓住。他一旦過去,便永遠過去了。這樣的一幅圖畫無疑準確地描繪出一些人、甚至是極多人的經驗。不過,這並不應該是一幅基督徒生活的圖畫。相反地,它乃是從現實的觀念引伸出來的;照這種觀念說,人的經驗是受製于那些不具人格、沒有感覺、甚至憤世嫉俗的力量。聖經中的上帝卻大不相同。 無限地饒恕(請比較太十八21-22);而且 把機會堆積得高高的。有些基督徒把有用的時間和感情,浪費在鐘馬田博士(Dr. Martyn Lloyd-Jones)所著《靈性不景氣》(Spiritual Depression)一書中所謂『徒然無益的懊悔』中。上帝在 與人類的關系中,是極度地按『既往不咎』處置的一位。這是十字架對悔改的罪人所持的意義。而且,它意味 今天我們能集中我們的能力,尋求並抓住上帝擺在我們面前的新機會;而不是徒然嘆息我們以往錯過的機會。

新機會和新任務(Ⅱ)(十五1-29)(續)

(二)

我們早些時候已經注意到,以色列人看待敬拜上帝是一件歡樂的事(十二40)。這種歡樂也在大 王最具重大意義的事件中被注意到(25節)。事實上,大 確實意識到他的上帝是一位喜樂的上帝,故他設立詩班和樂隊(他們的特權真正是『歡歡喜喜的大聲歌頌』〔16節〕,或多或少已把它加以製度化。由此可見,大 被擁戴為以色列人詩歌的源頭是正確的;不過他在這裡被視為委派者,而不視為與其本身權利相稱的作曲家。(請特別注意亞薩的名字,他常常出現于詩篇的標題中,例如詩八十二篇。另一方面,詩篇的標題寫 『大 的詩』,可能是『為大 作的詩』的意思。這種解釋便更加反映出我們在這裡所見的這幅圖畫──不過,大 本人,在別處也清楚地被描繪成音樂家,見撒上十六14以下。)

我們不得不說,當前這一段經文,並不是用作為設立教會詩班的大憲章﹗我們不能這樣簡便,把為以色列聖殿中敬拜的規定,搬到我們的教會裡面來──正如我們不能以任何簡便的方式,把她的法例吸收在我們的倫理法則中一樣。特別放在利未人身上的唱歌任務,是已成為不能變更的古舊的傳統之一。不過,這裡如果沒有特定的法規,無論如何我們不會祗因為上帝是一位喜樂的上帝,而且因為 已把音樂賜給人類作為他們表達喜樂的主要方法而歌唱的(請注意我們太古的祖先是多么迅速地與音樂結緣,參創四21)。進一步講,歷代志常常強調︰服事上帝要盡善盡美,正如我們在關于大 勇士的注釋中看見的(十二2,32;關于歌唱者,請也比較廿五7)。而且,這一點循本丟彼拉多向革老丟 安一條迂曲的路線,引我們回頭說到教會音樂本身追求完美是好事(不過,當然不是以完美本身為目的)。所以,有音樂資源的地方,那些有適當恩賜的人應帶領這種事工,並達到盡可能高的標準。不過,因為聖殿中的敬拜,並沒有為教會音樂製定法律;因此我們不可以因為敬拜的規模較小,裝備比較差,以及某些音樂技術上的缺點,而使其崇拜較低級。倘若上帝看我們的內心與生活表現的關系, 也會看我們的意向與我們敬拜外在表現的關系。

(三)

關于利未人的音樂任務,另外還有一點是要加以說明的。在他們看來,這些任務是一種新工作的開始。這是由于約柜事實上已有了永久安息之所,不再須要由人去抬,即利未人已喪失他們存在的重要理由。雖然如此,在上帝的旨意中,他們獲得一種新的任務,而且在他們之中有足夠資源執行這種職務。倘若發現在利未人中有人難于適應或嫌惡新任務,我們在歷代志裡面就沒有可學的了。改變一個人生活模式的需要,有時以某種基本的方式臨到基督徒,一如別人一樣。雖然在我們這段經文中的利未人沒有特別的表現,但往往有一種天然的抗拒力存在;隨 年日的增加,即使任何少許改變都是難于接受,或者因為一種生活方式從前是新鮮而富有活力並且有關聯性,為回應從上帝而來的召喚和異象,而現在把它改變成僅僅是一種模式的生活,以致自我結束。這裡有一種『尋求上帝』(歷代志的偉大主題之一)實際意義是甚么的含意。人以基督徒的呼召,或事奉,或生活形態,是由初時某次決定的對上帝的經歷而一勞永逸地固定了的,從此以后,生活方面的問題便不會再產生了,這是錯誤的想法。人沒有體會到這一點,雖然新的而且使人興奮的領域可能已經探察出來,並將有活力的事奉歸給上帝,結果可能多年都浪費在不相干的事情上。我們不能滿足于回憶很久以前聽過的聲音。相反地,基督徒必須留心聽上帝今日所說的,好叫他每日生活在上帝為他所定旨意新鮮異象的亮光中。

(四)

像撒母耳記下的作者一樣,歷代志給慍怒的米甲插入一個注腳(29節)。歷代志關于米甲的論點,與撒母耳記下六章二十節以下的論點頗不相同。在那裡讀者看到一個挫敗和嫉妒的米甲,認為大 在婢女中間是無抑製的慶祝,並且因此她自己終生沒有生育。在這裡米甲的輕蔑,似乎與大 對約柜所持尊敬態度有關。這幅米甲的塑像,顯示掃羅的性格──歷代志描寫他是那些不尋求屬上帝之事物的人的典型已傳給了他的家人,所以是罪。『不為害任何人』也有罪的說法乃是誤導。當那些直接而又明顯的事未加以視察時,罪的果效是不會得到詳盡的描述。我們不可能用謹慎行事,小心翼翼去影響那些人;相反地,只有藉 培養品性才能做得到。而這些原理對我們的兒女特別重要。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