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圣灵的善工,就激发教会关怀世人需要的心。这种慈善的精神,就组织了许多机构,例如麻疯病院、医院、孤儿院……以及建立许多处理他们业务的工场,以谋改善许多贫苦人的情况。他们关怀备至,对于世人一切的缺乏与需要,都钜细勿遗的探求出来,没有一样世人的苦难不为设法作有效的救治;没有一样怨屈不公之事,不图补救之方。
费思革教授(Professor Fiske)从基督教的世代中,看到社会有一种趋向,就是自私心的削弱,同情心的加强。但是他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其转变的动力乃是在圣灵。白莱斯氏(C. Loring Brace)探索人道精神的发展成为一种道德的力量,乃在人类历史里某种时代显明出来。史督尔博士(R. S. Storrs)说,基督圣道产生了一种关于人的新观念,就是一种新的责任观念。人类乃被视为在本质上是可贵的,因为他先天的价值,乃被关爱;又因他值得帮助与拯救,复须为其造福。例如,据非洲内地会多次报告,许多在美有高额薪金,优越职位的人,竟愿舍弃,到非洲荒峦地区,去当教员、医生、护士,不仅历尽艰苦,而且遭遇危险,甚至因此丧命!但因圣灵感动,仍有人勇往直前。因为在人里面有神圣的爱,所以对于弱者要表示格外的柔和;对于被剥夺继承权的人要格外关顾;对于贫苦的人要格外照料;对于不幸而受苦的人,要格外同情;对于聋哑、瞎眼、神经失常、残废的人要格外体贴;对于残酷不仁,恃强凌弱的事,要格外反对。真正虔诚的努力,所关切的,乃旨在谋世人今生的生活更有幸福,更为光明;而在将来还要更为圆满。诚如雅各书说:「在上帝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原文为Religion),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一27)。「虔诚」(宗教)不是「坐而论道」,而贵在「坐言起行」。所以不是闭户修持,「独善其身」;而乃应当更为活跃(Peripatetic)。主耶稣基督在世之时,斥责那些口是心非,假冒为善,只能坐言,不能起行,「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 (提后三5)的法利赛人。他屈尊降卑,深入民间,席不暇暖,宣道医病,多行善事。所以教会不可仅是空谈,还要格外实际,多做慈惠的工作。要谨守主训,效法基督,「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太二○28;可一○45)。藉着圣灵的感动与引导,仰仗他推进的大能,激发我们一种新的爱心,要服事他人,造福社会。
由于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或称博爱主义)事工的发展,使我们发现教会事工的新意义。由于圣灵的激发与引导,在这个恶贯满盈的世界,教会要努力完成其亲亲仁民的事工。由于圣灵的激励,教会对于这方面的工作,因为世界的苦难深重,各方面的要求纷至沓来,大有不堪应付之感。吾人益当本「人溺己溺」,「爱人如己」之忱,群策群力,救苦济难,以彰显主爱,荣神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