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著護理論,教會自始即攻擊以彼古羅派的機會說和斯多亞派的宿命論。那時神學家的立場,都堅信上帝保持並統治世界。可是以后沒有時常維持同樣絕對堅定的上帝統治萬事的信念。護理論的歷史,大體上都是循預定論的路線。最初的教父對于這個問題,並未表示明確的意見。惟奧古斯丁登高一呼,起而反對這兩派的機會說和宿命論,強調世上萬事,都由全能全知和慈愛的上帝的旨意在保持與統治。奧氏對于護理論絲毫不予保留,不稍遷就,上帝對于世上的事,或善或惡,都要加以維護掌管。當他為次因的真實性杭辯的時候,奧氏一方面護衛上帝的聖潔,一方面主張世人的責任。
在中古時代很少有對于護理論發生爭辯的事;那時奧古斯丁的思想,盛極一時。但這並非說那時絕對沒有不同的意見。例如,那時的伯拉糾異端(Pe1agianism)便妄以為上帝的護理,乃僅涉自然世界,對于人類的倫理道德的生活,則並不過問︰半伯拉糾主義(Semi-Pe1agianism)雖不如前者的強烈,卻也是異曲同工。有些經院主義(或煩瑣哲學)的學者,認為上帝的保持(conservation)乃為上帝創造工作的延續;但有些則認為兩者乃顯然有別。阿奎那氏(Thomas Aquinas)雖仍隨從奧古斯丁之說,相信上帝的旨意是純善的,乃在保持與統治萬物;但是鄧司各脫(Duns Scotus)以及唯名論(Nominalism或稱名目論)者,如比耳(Biel)和渥肯(Occam)之流,則以為萬事乃由上帝的旨意任意左右,這種思想實為機會說的厲階,容俟下文,再加申論。
一般而論,改教者(reformer)在細節上雖有程度上的差異,大部贊成奧古斯丁的護理論。路德相信上帝一般的護理,但不如加爾文之重視上帝的保持和對世界的統治。質言之,路德的護理論,主要的乃偏重救贖。
蘇西尼派(Socinians)和阿敏念派(Arminians),二者雖于程度上有分別,乃都重視世人獨立的權能與主動開創的作為,因此限製上帝護理的工作,以免上帝管製世人的生活。事實上他們乃剝奪了上帝統治世界之權,而把這權放在世人手中。
到了十八世紀,超神論(或稱自然神論)大為猖獗,認為上帝創世工作完成以后,便自動退出世界,不管世事。還有泛神論,把上帝和世界,視為一體,認為創造與護理沒有分別,因此否認次因(second cause)的實底。
超神論表面上雖似已成過時的思想,但事實上這個學說仍藉著自然科學迷惑人心,以為這個世界乃受自然法嚴格的管製。于是新神學,本其泛神的觀念,偏重上帝的內在性,無視他的超凡性,簡直排斥上帝的護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