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彰顯神的作為地球大氣層的妙用 地球表面為一層大氣所包圍。這層大氣既為生命所必需,又為地面生物提供良好的保護。 如果沒有大氣,來自太空的隕石將像超級炮彈一樣,將地面的一切毀壞淨盡。因有大氣保護, 絕大部分隕石尚未落地之前就已焚化消失。由此所產生的細微粉塵,既為雨滴提供適當的凝 集核心,使降雨成為可能,並且使直射的日光受到一定程度的散射。這一散射對人的視覺非 常重要。它不但使天空呈現明亮美麗的蔚藍色,而且使地面的光照變得柔和均勻,使人獲得 均衡的視覺。否則,地面景物在強烈的直射陽光下,明暗對比將過分強烈,難以形成清晰的 視像。天上則除炫目的日光和刺眼的星斗之外,整個天空背景無論晝夜都將是一片漆黑,既 無蒼穹碧落,也無良辰美景,舉目所見,唯有黑白分明。 地球的周圍有相當強的磁場(據探測,並非所有星球都有同樣的磁場),可使地面生物 免受太陽粒子流的傷害,並在大氣層的高空形成一電離層。大氣高空的電離層和臭氧層對來 自太空的電磁波有良好的屏蔽作用。否則,過量的電磁波將危害人和動物的健康。值得注意 的是大氣層雖能屏除絕大部分的電磁波,但卻容許可見光通過。須知可見光也是電磁波,是 寬廣的電磁波譜中極為狹窄的一個波段。由於人的視覺細胞對這個波段敏感,乃成可見光。 頻率高於或低於這一波段的電磁波則一概不能為人的視覺細胞所接受,故不可見,但其為電 磁波的本質與可見光並無兩樣。但大氣層對一般電磁波有如一堵難以穿越的厚牆,而唯獨對 可見光卻如明淨的玻璃,網開一面,暢通無阻。這在地球物理學上稱為「可見光窗口」。這 實在是一個令人驚奇的現象。因為如果沒有這一奇特的窗口,大氣層將對所有電磁波一視同 仁,一概隔絕,則地面將成一片黑暗世界,不見天日。一切生命現象將一概化為烏有。對於 頻率較紫光略高的紫外線,大氣則只將其大部分吸收,卻容許少量通過,這一點也有重要意 義。太多的紫外線會傷害眼睛和皮膚,並引起癌變,但少量紫外線則為人體所必需。否則, 人體的固醇類將不能轉化為維生素D,因而導致軟骨病,而且兒童也不能正常發育。近年來 由於過量使用人為的氟烷化合物(冷媒),以致臭氧層受到污染破壞而出現破洞,於是人類 健康立即感受威脅。足見地球生態環境平衡狀態之精細及不容恣意干擾。 大氣層對地面既有保護作用,又有溫室效應,可使地面溫度保持和暖而且穩定。同時, 一定強度的大氣壓力是使地面水在常溫下保持液體狀態的必要條件,故大氣層的厚度必須 適中。如果大氣層太稀薄,保護作用不足,地表熱量易散失,以至溫度下降,晝夜溫差加 大。而且氣壓太低,將使地面水在常溫甚至在低溫下即持續沸騰不已,直至全部汽化而消 失,地面所有動植物均將因缺水而死。反之,如果大氣太厚重,則過高的氣壓非人和動物 所能耐受,而且過強的溫室效應,也將使地面溫度持續上升而危及動植物的生存。 為滿足生物對空氣的需要,大氣的組成也必須調配得當。氧氣為多數生物所必須。氧 太少,生物將窒息;氧太多,亦對生物有害。且過強的氧化作用,將使地面成為一片火海, 甚至金屬也會燃燒,故必須用其他不活潑的氣體將氧氣稀釋。地球空氣的五分之四是氮氣 ,它除了能將氧氣稀釋之外,在逐漸轉化為多種化合物之後,又是植物最主要的營養來源 ,也間接滿足動物的營養需要。如以其他惰性氣體代替氮來稀釋氧氣,則所有動植物均將 因不能合成蛋白質而通通死滅。氮氣在常溫常壓之下幾無化學反應,故能稀釋氧氣。但它 又怎樣轉化為機體所必須的化合物呢?奧妙在於雷電。高空雷雨放電時,電弧使部分氮氣 轉化為氨、氧化氮和硝酸等物,隨雨雪降落地面而成為植物的肥料,卻不致污染地面空氣 。除氧和氮之外,大氣中還必須有適當濃度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太少,則植物不能進行 光合作用,勢必枯死,動物因無植物為食,也不能生存。但如二氧化碳太多,也將使動植 物不能呼吸。且二氧化碳有很強的溫室效應,過量也將使地面溫度失控。就目前所知,在 太陽系中,並無任何其他星球具備與地球類似的大氣層。水星和月球一樣,因其重力太小 ,現在已無任何空氣存留。金星大氣則過於濃重,其氣壓相當於地球之九十倍,這樣高的 氣壓,顯然非人類所能耐受。且其二氧化碳的含量高達百分之九十,又有濃烈的硫酸霧, 其酸度可侵蝕金屬,更不必說生物了。火星大氣中幾乎沒有氧和氮,二氧化碳則佔百分之 九十四,完全不適合動植物呼吸。木星和土星大氣之表層則百分之九十以上為氫,其餘為 氦,稍向深層則有甲烷、乙烯和氨等,都是有毒氣體。天王星和海王星之大氣成分尚未完 全確定,估計除氫和氦之外,尚有更多的甲烷和氨之類。冥王星之大氣主要為氖和甲烷構 成。總之,所有這些星體的大氣一概不能容許生物存在。 |